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事奉的管理結構
期數:2014/08
作者:夏忠堅牧師
在論及事奉時,保羅提醒說:「神不是叫人混亂…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哥林多前書十四:33、40)所以,在教會中的事奉,需要結構性地加以管理。
一般說來,教會常常以「一個蘿蔔一個坑」的「解決問題」模式來處理事奉。有什麼需要,就說動一些人來承擔這個需要,而承擔其他需要的,也常常就是同樣的這「一些人」。比較缺乏結構性、制度性地來管理各項事奉。
教會要如何結構性、制度性地來管理各項事奉?首先,需要建構各類事奉的結構體系;其次,設計各事奉層級的訓練;第三,依照恩賜徵召各層級的同工;第四,依結構調整人力;第五,經常性輔導事奉者提升職能與事奉承擔。
譬如以兒童教育事工為例,通常教會想到的需要,大概就是兒童主日學老師、兒童主日學校長,這是從事工需要來思考職務與人力。但是,如果以結構性來思考,由低專業到高專業要求來建構兒童教育事工結構體系,則兒童教育事工的結構體系可能會是:守望禱告同工、助教、老師、行政助理、校長、教育執事、教育牧師。
當兒童教育事工結構體系確定後,就可以設計各層級職務的栽培計劃或訓練課程,譬如擬定:守望禱告訓練課程、助教在職訓練辦法、教師培訓課程(如教材與教法、課室管理)、助教與教師成長團體、校長與教育牧師培訓計劃等。
兒童教育事工結構體系確定後,即可依各層級人力需求及恩賜特質來徵召同工。人力招募可透過個別邀請,或教會年度事奉召募大會,為各類別、層級需求徵召同工。
如果能夠列出全教會各類別、各層級的事奉總圖表,列出各參與事奉的同工姓名,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哪幾位同工參與過度、負荷過重,也可以明確知道哪些信徒還沒有參與事奉。在事奉總圖表的概覽下,負荷過重的同工會更清楚如何調整自己的事奉承擔;尚未參與事奉的信徒也比較容易產生參與事奉的負擔。這樣全教會的事奉人力就可以進行調整。
在明確的事工結構體系上,教會就可以輔導事奉者接受訓練,提升職能,擴展事奉承擔。譬如,有經驗的兒童教育事工守望禱告同工,可以受訓練成為助教;助教可以受栽培成為教師;校長可以被選為教育執事;有經驗有異象的老練教育執事,可以受栽培成為全職教育牧師。
如果兒童教育事工可以這樣有結構、有制度地管理,教會整體教導事工、敬拜事工、團契小組牧養事工、事奉事工、宣教事工、禱告動力系統、教會行政管理等,當然也都可以規劃出結構系統,進行制度化的管理。這樣教會就能「凡事都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