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用靈性面對病痛與醫治
期數:2015/08
作者:李鴻影

 424日起,福音協進會、救助協會及南與北文化出版社,聯合邀請德國著名靈修導師古倫神父(Anselm Grun),分別在彰化、屏東、花蓮、台東及台北,舉行5場「全人生命建造與長者心靈關顧系列講座」(含「工作與領導─職場心靈裝備」、「生命建造」與「長者心靈關顧」三個系列)。其中,在台北場「心靈關顧系列」的第二堂課中,古倫神父針對年長者如何穿過病痛進入平靜,甚至在病痛中遇見神,提出「用靈性的態度面對病痛」的建議。

 

把病痛當作一種靈修的邀請

 

古倫神父指出,有時病痛能讓人有重新面對新生活的可能性,能打破過去對自己、對生活的錯誤看法,進而調整、看到真實的自己。他提到有一位女士很注重養生,卻得了免疫力失調的病。因為病痛,讓她了解到,她雖然注重養生,卻不一定擁有健康。進而她打破對自我的錯誤想像—以為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維持健康;也打破對上帝的錯誤想像—以為上帝要她做這做那。

 

「上帝無法被人全然理解,就像祂的愛難以理解一樣。」古倫神父說,「耶穌為我們打破了身體,每一次我們領聖餐時,就有分於基督的身體和血,與主有親密的交通與聯合。因為我們是屬乎基督的,所以我們也能不被外來的打擊所擊倒。」

 

疾病的意義就是能讓我們找回生活的新方法。古倫神父從靈性的角度,把疾病當作一種靈性的挑戰-上帝透過這病痛要告訴我什麼?將此病當作─種靈修的邀請-邀請我向上帝完全敞開自己,降服在祂的裡面。當你我被上帝的靈浸透後,才能以靈性的態度來面對疾病所帶來的苦痛。

 

讓病痛本身成為一個禱告

 

如何用靈性的態度,來面對病痛?古倫神父建議我們用祈禱來面對。當我們用禱告面對時,就是以靈性的態度來面對病痛。

 

1.求神醫治:醫學上已經證實,祈禱有助病情的復原,因為信心和信任感可以加強免疫力,而被支持,則可以增加復原的能力。雖然有些人的病痛會經歷奇蹟醫治,但沒有得奇蹟醫治的人,卻不能說是他靈命或信心不夠。這點要特別注意,因為神的主權從不被限制。

 

2.願上帝的旨意成全:主耶穌的祈禱,是願上帝的旨意成全。有人以為上帝是專斷的,但上帝其實是成全的。因為不管是否得醫治,我們都在上帝手中。

 

3.把疾病本身當成一個祈禱:古倫神父的母親是個愛禱告的人,一天兩次為子女代禱。但她在人生後期,病到連食物都拿不住,甚至無法祈禱。古倫神父建議,這時候就要將自己與病痛一起帶到神面前,讓病痛本身成為一個禱告,讓此時的病痛成為走向上帝的途徑,更深刻地走進上帝無法言喻的同在中。

 

4.與上帝相遇在病痛中:想像感受上帝的愛與光浸透照耀在你的病痛之中,這可以帶來醫治或舒緩的效果。古倫神父建議,當有病痛時,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光,流進病痛,或是器官、細胞裡面,這樣能讓我們經驗到上帝。「或許不一定得到醫治,但想像上帝為你的傷口敷上油膏,就是一次次把自己與病痛一起交在上帝手中,被祂觸動。」

 

5.將疾病轉化成對上帝的獻身:古倫神父的母親在生命最後階段,雖然病重,卻很喜樂。她說:「我將病痛當作是對兒孫們的愛的行動。」耶穌為世人做了最好的榜樣,祂將自己的死亡變成別人的祝福,好牧人為羊捨命。病痛中的母親所散發的愛,讓兒孫們更愛她。

 

給病人盼望而非期望

 

那麼身為陪伴者,又該如何面對病患?古倫神父強調要傾聽病人的話語,不要害怕病人抱怨。接納他的感受,不要和他辯論。因為當他傾吐時,內心的感受就改變了。另外,如何和病人講實話是很重要的。很多家屬不希望讓病人知道實情,以致讓他們失去道別、表達感謝的機會,造成日後的遺憾。

 

陪伴者需要向病患講實話,並帶來盼望。但唯有和病患建立信任的關係,才能在重要的時刻裡講實話。「盼望」不是「期望」,「期望」是:下週就可以痊癒,而「盼望」則是懷抱著醫療奇蹟會出現的心情。讓病人對這段珍貴的時間保持盼望,讓他在這段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重要的事,如和親友談一些真正影響他生命的事。

 

古倫神父表示,有些臨終的病人仍未準備好接受死亡,這時陪伴者要尊重他,相信在他的心靈深處已有預備。陪伴者可以問他有什麼話想告訴親人?或是想要做什麼事。要留心他話語中的圖像,如有人會想打包行李去旅行,這可能意謂著他將離去。或是突然想打掃房間,這意謂著他想潔淨自己或是與人的關係。如果他想到了與親友未解的衝突,就要幫助他們和好。

 

默想恢復上帝創造的形像

 

在生病的過程中,古倫神父提出可以用默想與儀式來幫助病患面對病痛。病患可以默想耶穌在14站苦路中,三度跌倒。病患不必故作堅強,要學會和軟弱和好,並把軟弱交在上帝手中,相信祂必扶助。

 

透過默想,病患可以達到內心寂靜的空間。在那裡是自由不受挾制的,是健康的,別人無法傷害;且可以恢復上帝創造原本的形像,純潔乾淨;在那裡可以有著家一般的安全感。

 

古倫神父提出多種病床前的儀式,包括按手祝福、抹油。他指出,病人渴望被觸摸,抹油可以讓病患感受到愛與自由,但事先要徵得同意。他並建議儀式完成後,可以送病患能握在手中的小飾物,如十字架或小天使等,讓他感受到被支持的力量。

 

他舉了一個癌末員工藉著抹油儀式,連結全家的例子。那天她的先生、兩個孩子及親友圍繞在病榻前。一開始,大家安靜地將手放在她的身上,傳達他們的關懷。古倫神父唸了一段經文,並抹油在她手上(也可在生病的部位),象徵著聖靈的醫治,讓病人更堅強。接著每個人在她手上畫十字,並說出祝福及想要向她說的話。病患的兩個孩子也在畫完十字後,說出對母親的感謝與愛的話語,最後儀式在主禱文中結束。

 

「這兩個孩子過去很少有機會對母親說這樣的話。每個文化都有傳統的儀式,儀式可以讓我們表達平常不習慣表達的話語,可以將之與基督的精神結合。」古倫神父說。

 

天使陪伴走最後一段路

 

在回答提問時,古倫神父指出,在親人過世前的那一刻,有些家屬因故走開一下,而未能隨侍在側,以致無法原諒自己。

 

「這時要學習放下,因為逝者知道我們的不捨,這讓他不能好好地走,所以會選擇家人不在的時候離開。信仰告訴我們,他們走的時候並不孤單,有天使陪伴著走最後的一段路。他已在天上,很快樂,不會責怪你。現在他已成為你的心靈陪伴者,並將永遠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