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消費與奉獻
期數:2017/05
作者:夏昊霝牧師

在以物易物的年代,你想吃我種的米,就得帶上你養的雞來換。但本於人們對消費方便性的需要,貴金屬(如金、銀)逐漸取代了以物易物的法則;又因為貨幣攜帶起來更為便利,就日漸成了主要的交易憑證。隨著科技發展和金融體系的成熟,諸如信用卡、金融卡一類更為方便的「非現金交易」模式,就理所當然地被加以推廣與流行。直到今天,更便利的移動支付與第三方支付技術成熟, 世上早有許多國家, 出門生活一整天,既不用帶現金, 也不用帶信用卡, 只要帶著你本來就會隨身攜帶的手機,一機搞定!

 
對於不算走在科技最前沿的台灣金融市場而言,移動支付與第三方支付,或許對許多台灣教會而言,還只是個「過去風聞有它」的新聞辭令。但就像不甚方便的以物易物時代早已過去一樣,我們今日所習慣的現金與非現金交易,也正悄悄的預備退流行。隨著相關金融法規的鬆綁,透過手機交易的年代,已快速逼近台灣,但教會,你準備好了嗎?
 
Apple Pay
 
Apple Pay 這個詞,上個月迅速進入了台灣Google搜尋關鍵字的前5名。僅短短兩天,全台就有41.5萬張信用卡綁進Apple Pay,這是過去台灣提供類似服務,推廣超過半年卻僅有3.3 萬張信用卡與之綁定的在地廠商,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一方面這突顯了Apple公司強勢的技術、行銷與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台灣消費習慣高牆上,一個具有指標意義的磚塊,已被敲落。實際試用過Apple Pay的消費者,普遍都玩笑性的認為Apple Pay只有一個大缺點,就是:「錢被花掉的速度,實在太快了。」這代表了Apple Pay背後所夾帶的技術,為消費者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流暢消費體驗。而這正是刺激消費市場的絕招:讓你花錢更容易,消費更快速!
 
過去因為刷卡消費的「痛感」遠低於現金,創造了許多購物過度的卡奴; 那麼當台灣社會逐漸走入更加無痛的Apple Pay消費時代,會不會創造更多「手機奴」?值得觀察!但Apple Pay僅僅只是這一波手機支付高潮的敲門磚而已,隨後而來的「電子支付」,將有Android Pay、Samsung Pay等;同時,目前正在推廣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Line Pay、歐付寶、街口等;甚至在中國早已人人在用,讓傳統市場都能以手機完成消費的微信支付、支付寶等,都早已蠢蠢欲動。這些手機支付的技術,在業界早已成熟,但教會,你準備好了嗎?
 
奉獻袋?
 
到底教會在這一波手機支付的浪潮中,要準備些什麼呢?讓我們從一個問題開始吧!教會的奉獻袋準備好了嗎?
 
即便是在信用卡消費的時代,弟兄姊妹普遍仍須填寫信用卡授權單,並將授權單投入聚會中往來傳遞的奉獻袋以完成奉獻。但手機支付的時代,傳遞奉獻袋變成多餘,弟兄姊妹需要的只是一方QR Code。這個QR Code可以印在週報上、貼在牆壁上、投在螢幕上、甚至貼在每一個椅背上,只要方便弟兄姊妹「嗶嗶」一下,奉獻就能完成。於是過去投錢(或信用卡授權單)進入奉獻袋,並在聖樂中默想等候奉獻袋傳遞完畢後,做奉獻禱告的場景,可能會演變成,所有人同時滑著手機,看著可能隨機跳出來的廣告與各種顯示在手機中的訊息,同時嗶嗶聲四處響起,不到10秒鐘,所有人就都已完成奉獻,聖樂的前奏都還沒彈完呢!那些「奉獻要有痛感」或「奉獻要事先預備好」的傳統教導,在這樣的場景中,都無用武之地,因為手機支付之所以能促進消費的原因,就在於它創造了「無痛」消費感,並讓所有「隨機」的消費慾望,都能得到立即滿足。
 
那教會是否該感到欣慰,因為手機支付極可能意味著,弟兄姊妹將因感動,而隨機奉獻更多?或許吧! 衝動型消費正是手機支付所要網羅的大宗消費行為。但我們不要忘記,這也同時意味著,弟兄姊妹極有可能因為毫無感動,而隨機選擇奉獻的更少,甚至因為已經成了「卡奴」,而產生另一波教會的牧養難題。
 
消費與奉獻
 
除了以物易物的時代,奉獻必須帶著「土產」來獻以外,其他在人類文化史上的每個新興支付型態,都讓支付越來越方便,也讓奉獻與消費行為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及至耶穌的時代,便攜的銀錢早已取代了土產,因此有人開始在聖殿買賣祭物,方便獻祭者的需求。而耶穌的反應是「趕出殿裡一切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太廿一:12-13)
 
台灣教會該如何回應手機支付的大勢所趨呢?隨著消費支付的便利化,我們更該回到聖經中, 教導弟兄姊妹如何做個金錢的好管家; 隨著奉獻支付的簡便化, 我們更該回到聖經中,教導弟兄姊妹看重奉獻的敬拜意涵。其實, 支付方式向來不是奉獻的重點,正如先知撒母耳所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 聽命勝於獻祭; 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 撒上十五:22) 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 又怎會需要人用祂所造萬物中的一點點財利,去使祂喜悅呢?真正的奉獻不是看得見的財物,而是深藏在每個人內裡最深處的「自我」。神向我們所要的不是十一奉獻,而是將我們生命全然獻上的奉獻;十一奉獻更不是神向我們討要十分之一,而是神仍留下十分之九給我們,好讓我們得以享受祂的豐盛。因此保羅勸勉我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 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羅十二:1)十十奉獻,才是「理所當然的」。問題是,教會!你準備好迎接「手機奉獻」的時代了嗎?

脈動講道大綱
回轉向神
瑪拉基書三:7
 
一、引言:瑪拉基書三:8-12談十一?
二、重點不是當納或當獻,而是人竊奪神而不自知。
三、重點不是我們要使神的家有糧,而是我們要轉向神。
四、重點不是神要傾福與我們,而是神也必轉向我們。
五、結論:回轉向神。
 
﹡本信息建議大綱,供教會牧職同工,依教會面對時事之需要,自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