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約翰在美門口叫一個生來瘸腿的人起來行走,造成全城騷動,結果有5,000人歸信耶穌。祭司與官長雖然捉拿他們來審問,但也只能恐嚇一番,最後把他們放了。
彼得、約翰來到門徒聚集的地方,他們一起同心禱告說:「…現在求主鑒察,一面叫祢僕人大放膽量講祢的道,一面伸出祢的手來醫治疾病,並且使神蹟奇事因著祢聖僕耶穌的名行出來。」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上帝的道(參徒四:29-31)。
這真是震動天地的禱告會!如果教會每次禱告會都是這樣,那有多好!
遺憾的是,每個人都知道禱告會很重要,但禱告會卻是出席人數最少的聚會。教會出席人數最多的聚會是主日崇拜,在主日崇拜各個程序中,可能「事工報告」是屬靈氛圍最低沉的一個程序。既然如此,何不大膽地把「事工報告」改成「主日禱告會」呢?
執行要點,建議如下:
一.「主日禱告會」可以由牧師主理,為了操練同工,牧師可以邀請兩位長執站在牧師兩側一起配搭。
二.主理人可以使用週報,提出一項報告事項後,清楚說明禱告重點與方式。禱告方式可以靈活變化,譬如:同聲禱告、二人對禱、三人輪禱、舉手禱告、靜默禱告…。
三.鼓勵短句大聲禱告,可以善用禱告鐘。譬如,敲鐘一響開始禱告、或敲鐘一響換下一位禱告、敲鐘二響停止禱告。
四.每一事項結束禱告時,由配搭同工或主理者輪流用短句禱告結束。
五.每隔三、四個事項,在禱告結束同聲「阿們」後,可以同聲宣告,以達到激勵效果。譬如宣告:「天父必要成全!」「主必成就!」「上帝垂聽禱告!」
六.等大家適應為教會事工禱告後,也可以開始為個人特別需要禱告。
七.配搭同工2、3個月才換人,以達到操練的效果。
八.如果有人說實施後主日崇拜的時間會延長,可以說明若參加禱告會可能需要3個小時,現在只延長10分鐘,對大家更方便。
九.等大家更加熟練禱告後,可以鼓勵信徒參加週間禱告會,以更深入禱告。
如果教牧同工認同「主日禱告會」的模式,其實可以先在「事工報告」時,先選擇一則特別停下來禱告。等大家都習慣報告與禱告交叉進行的模式後,再正式將報告時段改成「主日禱告會」。
但願眾人每主日的同心禱告,也可以讓「聚會的地方震動」,使主日禱告會成為驚天動地的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