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期待生活充滿快樂。甚至有人以「希望、快樂」做口號,就打贏一場選戰,因為這是每個人的渴望。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最近發表了一篇「最強的競爭力:快樂」的文章,被廣為轉載。他說,每個時代的企業,都有其成功之道。60年代,要想成功需要靠運氣;70年代,誰最能節省成本,誰就最成功;80年代,成功需要靠品質;90年代,團隊合作是成功關鍵;二○○○年代,成功的關鍵是領袖與領導;而二○一○年開始,影響企業成功的關鍵與競爭力是「快樂」!哈佛大學心理系的調查也發現,員工的快樂、與幸福感,是企業最大的競爭力,可以提高31%的生產力、16%的工作效率、12%的客戶滿意度。
為了獲得希望與快樂,每期威力彩都有大量民眾購買,為要買一個希望。7月26日開獎的威力彩,因為前幾期未開出,累積獎金高達13億,以至於各地購買彩卷民眾大排長龍。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村長,提議村民每戶出資200元,集資購買彩卷,如得獎將為部落修築復健中心、游泳池及健身中心等公共設施。在村長號召下共有243戶響應,集資48,000元。不過結果卻槓龜,村長只能自嘲地說,游泳池蓋不成,我們還有露天野溪游泳池。村民的希望與快樂美夢雖然化為泡沫,但村民說,下次有機會他們還願意再次集資試試看,可見期待獲得快樂與希望的需求是多麼強烈!
美國哈佛大學中最受學生喜愛的一門課,是班夏哈(Tal
Ben-Shahar)的「正向心理學」(又稱「快樂心理學」),全每學期有1/4的哈佛學生選修。這個課程的主題包括快樂、自我尊重、友誼、愛、成就感、創造力、音樂、靈性與幽默等。而其中「如何得到快樂的祕訣」最受學生歡迎。班夏哈引導人們學會更幸福快樂的方法是:
.學會成功前,先學會失敗。
.慢慢減少該做的事,多換一點時間做想做的事。
.善用眼前的快樂資源,讓快樂良性循環。
然而對社會底層的弱勢家庭,即使知道這些原則,但眼前就是遇到艱難,就是充滿問題,該怎麼尋找「快樂資源」呢?
英國最近一項研究顯示,人們只需要五個朋友,就能因應現代生活:「一個可以傾聽的耳朵、一個明智的頭腦、一個可以哭泣的肩膀,或一個跟你的處境相距十萬八千里的人,在必要時卻能誠摯的扶你一把。」也就是說,人們只需要五個朋友,就可能在現代生活中得到希望與快樂。
你有五個可以依恃的朋友嗎?你願意成為需要朋友的人的朋友嗎?當你願意成為別人的朋友,你自然就會有好朋友,希望與快樂生活也就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