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富足

夏忠堅牧師



位失學、被倒會、經常吃醬油拌飯、家裡連椅子都沒有的賣菜阿姨,居然榮登《富比士雜誌》善心榜與《時代雜誌》全球百大人物榜,真是令人驚異!

  台東賣菜阿姨陳樹菊,從十三歲母親過世後,即接手在台東中央市場賣菜,為養育照顧五個弟弟妹妹,至今六十一歲未婚。四十年來,樹菊阿姨一角、一元、十元地存,過著簡單的生活,但卻已捐出一千多萬救助孤苦兒童及捐款母校建圖書館,還認養三個育幼院的孩子。樹菊阿姨說:「我最愛做的事,就是賣菜和捐款!」

  樹菊阿姨的默默行善,使她從菜市場走到紐約林肯中心,從市井菜販成為全球百大人物,也成為台灣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而她還想繼續賣菜、繼續存錢,想要再存 1,000 萬幫助更多人。

  有些人想要捐款幫助她快速募集 1,000 萬元,以設立基金會。但她卻認為這只是她個人的行善心願,想要自己賣菜慢慢存錢來幫助人就好了。她也不想藉此成名,她對記者說:「錢我也不會用,吃得飽就好了,你們 ( 媒體 ) 都不要來找我最好。」

  沒有唸多少書、也沒有多少錢的賣菜阿姨陳樹菊說:「錢,要給需要的人才算有用。」說得多麼像哲學家呀!

  而全球排名第二的大富豪 --- 股神巴菲特也同樣說過:「與其把錢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倒不如把錢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Don't waste your money on unnecessary things; just spend on them who really in need rather. )巴菲特的生活很簡單,他自己開車出門,沒有司機與保全人員;仍住在五十年前結婚時買的三房兩廳普通房子,沒有圍牆與籬笆;他擁有世界最大的私人飛機公司,但他從來不搭乘私人飛機。他不是小氣財神,因為他把財產的 85% (約 375 億美金)捐給了五個慈善基金會。他的名言之一是:「過你自己想過的簡單生活吧!」( Live your life as simple as you are. )他只是奉行他自己的價值觀而已。

  無論是賣菜小販,還是企業富豪,人的尊嚴與價值,不在於他擁有多少金錢,乃在於他如何看待金錢,如何使用金錢。或者說,人的價值,取決於他的價值觀。從這個觀點來看,樹菊阿姨與股神巴菲特是同樣的富足!

  有一次,耶穌在聖殿看到眾人投錢到奉獻箱裡。有好些財主奉獻不少錢,但有一個窮寡婦來到奉獻箱前,只投入了兩個小錢。耶穌對門徒說:「這窮寡婦所奉獻的,比其他人還多。別人是從他們的財富中捐出有餘的;這寡婦已經很窮,卻把自己全部的生活費都獻上了。」

  一個人的富足,不在於有能力捐出多少錢,乃在於內心有多少憐憫、仁慈與愛!台灣是一個富足的社會,唯願在憐憫、仁慈與愛上面,更加富足!


 
歡迎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