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義廉恥
夏忠堅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禮,規規矩矩的態度;義,正正當當的行為;廉,清清白白的辨別;恥,切切實實的覺悟。」
這幾乎是我們當年每個初中生都會背的句子,好多年沒背過了,沒想到因為「百萬人反貪腐」運動,讓全民再接受一次「四維」的教育。
是執政者「倒四維」,所以才會有那麼多民眾上街頭去「倒扁」吧!不然怎麼「禮義廉恥」又會被搬了出來呢?其實,貪腐不是自阿扁始,若不然, 2000 年大選國民黨也不會失去執政權。但是,人民所以在 2000 年選擇讓民進黨提前執政,就因為民進黨信誓旦旦會以清廉治國,因此,人民對民進黨及阿扁自然有更高的標準與期望。哪裡想到,執政才 6 年的民進黨阿扁政權,居然會因為貪腐,而讓百萬民眾在一週之間捐齊一億元支持「倒扁」。
那麼多紅衫民眾在風雨中靜坐凱達格蘭大道,不會只是因為政治立場吧!看來,關切道德「向下沈淪」的民眾,好像更多一些。若不然,「禮義廉恥」也不會成為靜坐廣場的地標。
其實,「四維不張」也不是始於阿扁。當堂堂國會議員在議場上公然摔擴音器、打群架,「禮」就已經蕩然無存;當一生忠黨愛國的領袖,一夜之間改變顏色、唾棄原來效忠的黨國,「義」就已經不再有價值了;當財團競相以珠寶、禮券向高官、夫人送禮,還有什麼可以養「廉」?當犯錯的執政掌權者只以道歉暫時緩和情勢,卻沒有一點真心悔改認罪的樣式,反倒強勢地恕己責人,「恥」就真的蒙羞了。
全國小學生所接受的共同校訓是「禮義廉恥」,然而在成人世界、廟堂之上所示範的卻是「失禮、無義、鮮廉、寡恥」。難道真要像管仲所警示的:「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政客、財團、人民才願意真實悔改?
身為基督徒,我們也不能只批判社會,卻寬以對教會。在教會中,教會的教牧領袖、長執、信徒也應該奉行基本的「禮義廉恥」新生活。
對基督徒來說:禮,是按真理而行(約參 1 : 3 );義,是背十字架跟隨基督的腳蹤行(彼前 2 : 21 );廉,是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 4 : 13 );恥,是,憂傷痛悔的心神必不輕看(詩 51 : 17 )。
或者說:禮是行公義,義是好憐憫,廉是存謙卑的心,恥是與神同行。(彌 6 : 8 )
讓我們為國家、為執政者禱告,願「四維既張,國乃復興」;也為教會禱告,願「四維既張,教會復興」!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