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狙擊手到傳道人—Matthieu Accad
夏忠堅
馬修蜷縮在海邊倉庫的圍牆角落,身上裹著那件撿來的破軍毯,在貝魯特的冬天寒夜裡,攤開的紙箱可擋不住從地底冒出來的冰冷,可是這已經是馬修所能找到最好的床榻了。
八歲就被父母親遺棄
馬修把身子再擠進牆邊一點,寒冷依舊。馬修蜷縮的身子微微有一點發抖,不知道是太冷了,還是因為胃裡沒有食物而抽搐。
已經一天沒有要到東西吃了,就算是大人也挨不住,何況馬修只是八歲的孩子。八歲就被父母親遺棄在貝魯特街頭,貝魯特內戰
(1975-1990) 正打得激烈,馬修在貝魯特街頭能活下來還真是神蹟。
有時候,馬修用撿來的毛巾幫路人擦擦鞋,就算人家只給一塊錢,多擦幾雙至少也可以買一張餅。不過,馬修跟人家乞討食物的時候比較多。
在貝魯特街頭混了兩年,聰明靈巧的馬修已經熟悉所有的街頭法則,他掙錢、找食物的門路也多起來了。馬修發現,幫路人擦皮鞋不如幫大兵擦皮鞋,他們比較大方,也比較有固定處所;要食物,向軍人要也比較容易。無論是基督教長槍黨的馬龍天主教民兵、政府軍、伊斯蘭教民兵、或是巴勒斯坦游擊隊,對他們來說,馬修只是一個可憐的街頭小遊民。
在高樓狙殺敵人
十二歲的馬修已經是個少年人,個子跟大人已經差不了太多了。他穿上了民兵給的舊衣服與大皮鞋,已經有一點民兵樣子了。馬修開始有一個固定的工作了----幫民兵裝彈匣,把一顆顆子彈裝到彈匣裡是一個機械式的工作,對一個充滿活力的街頭小子還真不容易。可是馬修喜歡這個工作,總比到處乞討食物、到處幫路人擦皮鞋要好得多了。不但可以跟民兵一起吃三餐,有地方睡,有衣服穿,還有零用錢。其實,更讓馬修喜歡這個工作的是,他喜歡玩槍,裝彈匣時偶而會有機會玩弄槍。
民兵是沒什麼年齡制度的,大家看著馬修裝彈匣動作快,又喜歡找機會玩槍,反正民兵缺人,混久了,馬修就當起民兵來了。
在幾年的內戰中,馬修不但饒勇善戰,他的精明冷靜在民兵中更顯得突出,於是他被徵召接受狙擊手訓練。狙擊手不但要在高樓射擊位子狙殺敵人,必要時也要射擊擅自越界的街頭平民。
馬修雖然在民兵中混了很多年,但是對於擔任狙擊手的任務,卻讓他常常在夢中驚醒。敵對派系的民兵或游擊隊,並不是有什麼深仇大恨的仇敵,只不過是對國家前途、政治主張不同的派系而已,就算是信仰不一樣的雙方,也不必殺個你死我活。馬修心裡常常想著:人體不是靶子,路上的平民更不是活靶,我可以這樣一槍奪取人的生命嗎?馬修越來越想脫離這樣的生活。
開始一個新的人生
在一次街頭任務中,馬修所搭乘的車子被炸彈攻擊,馬修腰部受傷大量流血。他從伙伴血淋淋的屍體中爬出車外,慢慢爬向路邊的民宅,沒想到那戶民宅緊閉的大門突然開了,有人側身出來把馬修拖進房子裡,馬修昏迷了過去。醒來時,他躺在一個小房間裡,腰部已經包紮好了,一個少女在旁邊照顧他。
經過幾過月的休養,雖然還有彈片在身上沒有取出,但年輕的馬修復原得相當快,他每天想著:「我不能繼續再作民兵了,我需要開始一個新的人生?」
馬修果然開始了一個新的人生。冒險搶救他的這個家庭,是一個信奉新教的家庭,勇敢開門把馬修拖進房子的少女名叫祁菡。祁菡不但悉心照顧馬修,他一有機會就跟馬修說耶穌的故事,從小沒有得到愛的街頭遊民馬修,被耶穌的愛感動,被祁菡的愛感動。馬修接受了耶穌作就主,也愛上了祁菡。
然而,馬修雖然接受耶穌,也知道耶穌救贖了他的罪,可是在做民兵組擊手那段日子,他狙擊槍殺了不少人,馬修無法面對他血污的過去。祁菡一家人不知道要怎麼幫助馬修走出那段槍林彈雨、屍橫街頭的年日。
祁菡家人只得邀請他們牧師雅卡來與馬修協談。雅卡牧師的父親是黎巴嫩著名的巡迴佈道家,雅卡牧師自己是黎巴嫩聖經公會總幹事,他兒子後來擔任阿拉伯浸信會神學院院長。雅卡牧師經常來探訪馬修,他多次對馬修說:「街頭遊民馬修在內戰中已經死了,民兵馬修在內戰中也已經死了,如今活著的是為基督而活的馬修,這位馬修要獻身搶救人的生命。」
在上帝的愛中有更大的神蹟,雅卡牧師領養馬修作他兒子;祁菡也嫁給馬修作太太。

為主搶救靈魂
馬修獻身作傳道人,一心要為主搶救靈魂。如今他在貝魯特近郊的貝克山谷開拓教會,他更全職委身於建立「基督教錄音公司」,以大眾媒體向伊斯蘭世界傳福音。
基督徒錄音公司是經過兩年的禱告才成立的。美國亞利桑納州土桑浸信會奉獻購買了所需要的公寓,歐洲一些信徒奉獻了錄音設備,目前紅色錄音室已裝修完成,藍色錄音室還在裝修中。雖然錄音室工程尚未完工,但馬修已完成阿拉伯語有聲聖經的部分錄音工作了。他還計畫要錄製吟唱可蘭經風格的吟唱聖經CD。
艾迪是美南浸信會的宣教士,他在回教世界宣教已13年,他是「基督教錄音公司」的負責同工。艾迪說:「馬修(Matthieu)是中東地區最好的錄音工程師;馬修的太太祁菡(Siham)是貝魯特最好的美術設計師,他們是製作CD、製作電台節目向伊斯蘭世界傳福音的關鍵人物。我們需要求主差遣人奉獻支持他們夫婦的生活費用三年,讓他們可以專心用大眾媒體向默斯林傳福音。」
馬修與祁菡夫婦有三個孩子,最小的還未滿週歲,他們夫婦的生活費每月需要2500美金(有小巴黎之稱的貝魯特物價相當高),不知道台灣是否有教會或機構可以認領馬修與祁菡作他們的宣教士?

馬修與錄音中心負責人Philip &
Grace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