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4/6
 

在急難救助中傳福音合適嗎?

南亞地震與嘯災造成二十多萬人死傷、數百萬災民。一時之間全球的愛心與善款全湧入印尼、斯里蘭卡及印度這幾個死傷最嚴重的國家。然而由於這些捐助多數來自西方基督教國家,甚至基督教會,因此一些西方媒體出現了「基督徒想趁機影響災民宗教信仰」的質疑。以下是本會在印度多年的宣教伙伴、同時在此次救災出力甚多的亞洲福音會 (Gospel for Asia) 會長尤漢南博士(Dr, K.P. Yohanna)的回應。-- 編按

問:一些西方媒體對基督徒團體的海嘯救援工作多所批評,他們認為這些團體正在南亞印度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間,試圖「影響災民宗教信仰」。亞洲福音會以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待這場悲劇?

尤漢南博士:有些西方媒體批評基督徒的事工是在「勸誘人改變信仰」(proselytizing)。「proselytize」這個字在字典的定義是「勸誘某人改變自己原有的宗教信仰」。我要說說亞洲福音會對這個敏感議題的看法。

首先,大部分評論指出,這些〝外來團體〞想利用這次大災,使印度教徒、穆斯林、佛教徒等改信基督教。認識亞洲福音會的人瞭解,我們14000名本土宣教士及和150萬名會友的信仰,都是自己努力追求得來的,既不受“外來者”影響,自己也不是外來者。我們都是本地人,所以傳福音就像是與鄰居分享信仰,和西方人在社區中與人分享見證沒什麼不同。

亞洲福音會並不是為了要「改變人的信仰」,而突然投入災難救助。我們的宣教士和教會會友一直以來就與亞洲受苦的人生活在一起,分擔他們在身體與靈裡的痛苦。我們有貧民窟服務、貧童學校、麻瘋病院等。

以這次嘯災為例,亞洲福音會總共有超過一千名同工在災後立刻投入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的救災工作。他們為這些受到驚嚇的災民提供乾淨飲水、食物、衣服、醫療照護和災難諮商等。此外,也應斯里蘭卡當地官員要求,協助照顧數以千計的孤兒。不久,我們還要為災民蓋數百間住屋,這也已得到當地政府的許可與支持。

除了物質與心理的幫助外,我們的本土宣教士也與這些對未來失去盼望的人分享神的愛。我們從未向任何人“施壓”,要他們改變信仰。正如同我們在過去的災難中所做的,我們公平服事各種宗教信仰和不同階層的人。絕沒有如世俗媒體所謂的「誘導人信仰改變」。

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榜樣。從新約中我們可以看到耶穌「到各處行善事…」(徒十:38)。祂醫治生病的、餵養飢餓的,並關心孩童。祂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太九:36)。耶穌從未強迫任何人相信祂。祂只是單單地愛他們。而這也是我們被呼召要去做的。

就像耶穌一樣,我們發現許多人的生命破碎,他們絕望地想知道是否在這世上某處仍有希望為他們存留。

我們遇見許多因為失去家人和財產而準備結束自己生命的人。除了死,他們不知道還能如何。似乎只能跳進那片同樣淹沒他們家人的海洋,了卻殘生。物質的救助救不了他們。但當我們的宣教士讀聖經給他們聽時,他們永遠被改變了。他們找到希望。他們找到活著的理由。他們的生命得救了。

所以,如果因為某些顧忌,而刻意不向這些海嘯倖存者傳遞這個愛的希望,難道對他們就公平嗎?作一個基督的信徒,若我們拒絕對這些受傷的靈魂伸出援手脫離驚嚇,那麼我們將是世上最壞的“救助者”。

我要再次重複,給予物質上的緊急救助和人是否接受上帝的福音並沒有關係。我們的救助擴及所有宗教及沒有信仰的人。但從我們基督徒的立場看,若我們故意不提及上帝愛的應許,那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傷害,因此我們將繼續分享上帝愛他們的福音,並透過祂的兒子來得到這份愛,事實上,那才是未來與永恆真正的盼望。

回首頁

 
 
   

Copyright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