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妻別五日》(Nora’s Will,2008)是一部細膩深刻的墨西哥電影,透過家庭情感與文化差異之間的微妙張力,帶觀眾探討愛情、信仰與生命的深層議題。
故事描述一位名叫諾拉的猶太老婦人,在逾越節期間選擇自殺,並事先細緻地安排好關於自己喪禮中的一切。然而,與她住在對街的前夫荷西,因個性不喜受安排,且懷疑諾拉在婚姻期間不忠,因此對葬禮百般挑剔。因習俗之故,諾拉的遺體需等到五日後才能入土為安,然而,就在這五天的等待中,冰封了20年的夫妻關係竟隨著抽絲剝繭的「安排」,獲得轉機。男主角荷西的心境與周圍的人際關係更因此重新調整。這場悲劇背後,意外地隱藏了祝福與和解的可能性。
三種「死亡」帶來轉變契機
1.諾拉的自殺:修復關係的起點
諾拉選擇在逾越節前夕結束生命。這一舉動並非單純的逃避,而是一種深思熟慮的象徵行為。她明白,她與荷西之間的夫妻關係早已破裂,形同「死亡」。飽受厭世之苦的諾拉,自知終有一天會敵不過自殺的意念,然而她與荷西關係的死亡,是否還有死灰復燃的可能?
諾拉一連串有計畫的安排,看似操控算計,但舖陳的背後,其實是她對荷西反應的瞭若指掌;甚至不願讓自己的離世造成家人的遺憾,因此選擇在逾越節前夕,讓男主人回家「團圓」。
兩人雖然離婚,但住處卻僅有一街之隔,這顯示出雙方對彼此的不捨,也是某種心理上的距離與隔閡的具象化。他們用望遠鏡彼此觀察,試圖穿透這層隔閡,好一探對方的內心世界。望遠鏡象徵著他們二人內心深處仍渴望理解彼此,但卻始終無法真正跨越的鴻溝。
兩人分開了20年,諾拉卻用自己的死亡,讓荷西踏進那扇早已關上的家門,一步步讓前夫重新去面對兩人逝去的關係。
2.律法主義的死亡:信仰本質是愛
諾拉遲遲無法下葬原因,首先是根據猶太文化,原本是越快下葬越好,但諾拉的兒子魯本來不及返國奔喪,加上過兩天剛好是逾越節,逾越節期間猶太人因守節期而不工作,所以最快的葬禮要等到五天後才能舉行。
其次是猶太教對自殺者有著嚴格的律法規範,拉比認為自殺者是不潔的,於是要將諾拉葬於罪犯者墓地,而非一般墓地。這樣的律法主義,讓無神論的荷西無法接受,雖然他和諾拉已無夫妻關係,但他仍決定要將諾拉安葬在自家墓園,於是他便挑戰家族拉比,是否也是如此不通人情,沒想到這位家族拉比,以充滿智慧的言語,展現了律法以外的寬容,他回答荷西:「他人的心思是個謎,我們不可去評斷。」
這句話的意思,表明了律法是死的,信仰的本質是愛與陪伴,唯有上帝才是真正知道人心的那一位。因此,與其評斷一個人的靈魂是否「配得」入土或得救,我們更應選擇以憐憫與尊重來回應,好幫助人彼此相愛,而非只是律法的執行者。
至此,諾拉得以進入荷西的家族墓園,入土為安。
3.荷西的轉變:放下自我中心
多年來,荷西堅信他與諾拉的愛情早已隨時間流逝。然而,諾拉的死亡卻意外地喚醒了他內心深處對往日時光的記憶。諾拉有意或無意留下的照片,成功吸引了荷西的注意。
起初,他對這張照片中的笑容充滿嫉妒,懷疑照片中的男人是否早已取代了自己的地位。然而事後證實,原來自己才是諾拉生命中真正的「唯一」後,他的內心得以釋懷,並重新審視這段關係。放下自我中心後的荷西,回憶起當年他對婚姻的承諾,不忍心諾拉無葬身之地,最終選擇將諾拉安葬在家族墓園。這不是一場補償,也不是懺悔,而是一種「面對」與「承認」:這一生裡,他曾經被深深愛過,也深深地愛著這個女人。
這段愛情雖然歷經了死亡的冷寂,但在諾拉的精心安排下,兩人的關係最終得以破冰、復活。
逾越節象徵 遺願的深意
逾越節在猶太文化中象徵自由、救贖與家庭團聚。諾拉選擇在逾越節前夕離世,深刻體現了她對家庭和愛情的終極渴望。逾越節的家宴,是家庭成員團聚的日子,而諾拉的自殺則成為提醒家人應當珍惜彼此、重拾團聚價值的契機。
在逾越節期間誦讀《雅歌》,是猶太教的傳統。《雅歌》充滿了對愛情與生命的禮讚,展現愛能超越生死與時間的界限。諾拉留給荷西的遺書,正是以這種方式將自己的情感與願望,傳達給他。她對荷西的了解甚至超越了荷西對自己的認知,一連串巧妙的安排,一步步拆解了荷西的心理防線,讓他重新面對被埋藏的愛意與遺憾。
從孤寂到愛的重生
電影的開場與結尾,分別是無聲的五分鐘,但每一幕均蘊含深意。開場,諾拉專注準備逾越節的家宴,她佈置餐桌、煮咖啡,細膩的動作無聲地訴說著她對家庭的愛。結尾時,鏡頭定格在她佈置好的餐桌,荷西、兒子等家人坐在那裡,唯獨她的位置空缺。而隨著鏡頭逐漸拉高,彷彿在訴說她的靈魂已滿足地離開,將一切的愛與希望留在人間。
飽受多年憂鬱症之苦,一生都在跟「消失」拔河的諾拉,心裡到底在想甚麼?
看著悉心安排,應是:「如果有一天真的離開世間,那麼也要死而無憾!」
珍惜 愛與家庭價值
這部電影提醒我們:生命無常,我們是否願意放下怨懟,珍惜身邊的愛與陪伴者?愛情與家庭的價值,無法靠一個人完成,而是需要彼此共築。透過死亡帶來改變固然較為消極,但若能從悲傷轉向喜悅,也是活在愛中的力量與明證。
家庭,是人格形成的基礎,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家人之間平日的互動模式,不僅影響著成員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塑造出個人的價值觀。該如何透過合神心意的互動方式將信仰價值傳遞給每位家人,需要每一位家人的共同努力!福音協進會與救助協會設計了一系列符合基督信仰的家庭教育課程,歡迎點入連結,一起學習如何建立合神心意的家庭!相關課程請掃QR Code。
QR Code連結:
www.ccea.org.tw/Content/EventLis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