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成為孩子的情緒導師
期數:2019/03
作者:家庭發展組 張怡玫主任

依據家扶基金會107年《10大兒保新聞》統計,107年兒童保護案件的新聞中,受害兒少有348人,其中有54名兒童死亡。另外,法醫研究所日前公布6歲以下嬰幼兒死亡案,100-105年間,共有74名幼兒慘遭他殺,其中60%是被親生父母所殺。而不管致死原因是不當管教、疏忽,或身體虐待,都與父母的情緒管理脫不了干係。

接納情緒 與之共處

華人對孩子的教養,向來講求「喜怒不形於色」、「得意不要忘形」。換句話說,就是要求孩子必須壓抑自己的情緒反應。在這樣的要求下,孩子會漸漸失去對情緒的感受力與表達力。甚至在某些情境時,會落入無法辨識自己情緒的狀態中。
 
上帝造我們的時候,已經將情緒放入,連耶穌都有情緒,只是耶穌沒有因為情緒犯罪。上帝沒有要人忽視、壓抑情緒,但也不要人受情緒掌控。如何管控好情緒,與其和平共處,是非常重要的。而家庭,既是人們第一個社會化的所在,影響更為深遠,所以「情緒教育」自然要由家庭開始。
 
回應情緒 影響一生 
 
逃避痛苦、追求快樂,這是人的本能。在回應環境(包括人、事、時、地、物、空間)中的刺激時,也會先辨別對自身的危害程度,然後才反應出情緒感受。至於如何回應,則常常受幼年時期的依附關係所影響。
  
人對環境的偵測與情緒表達,從一出生就開始學習。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回應方式,會引發孩子的內在情緒,留在記憶中,積累成個人的安全感,進而形成依附關係,影響其一生的行為。
 
認識情緒 調節5 步驟
 
依「認知行為理論」來看個人想法、情緒、行為(包含過去經驗的行為),這三者的關係就如同輪軸轉動,相互影響,進而發展出情緒調節的模式:
感官→想法→感受→期望→行動。
 
感官:眼、耳、鼻、口、皮膚的感知,如:聽到、看到、聞到、嚐到、摸到…。
 
想法:情境解讀,如:你是故意找碴的、你好用心…。
 
感受:想法引發的情緒,如:生氣、開心、傷心、緊張、害怕…。
 
期望:感受產生需求,所形成的期望,如:我需要被尊重…。
 
行動:透過將原來負面想法轉換為正面想法,而產生的新的行為。
 
過去的傳統教養,比較不重視孩子的感受,也許我們也都是這樣被教養長大的。為了更適切地教養孩童有全人的發展,現代父母或主要照顧者,需要進化成為孩子的情緒導師,以「輔導者」的角色與方式來教養孩子,利用並透過覺察、體認、傾聽、協助、思索,來幫助孩子發展出面對不同情境,能自行調節情緒的方法。

一般來說,輔導孩童的情緒有5步驟:

步驟1 覺察
透過觀察孩子的平日生活狀況、幻想遊戲、行為,來發掘並認知孩子的情緒狀態。
 
步驟2 體會與認同
相信不愉快的經驗都是學習的機會,表達情緒的時刻是孩子學習的最佳機會,重點是能否轉化危機為良機。
 
步驟3 傾聽與確認
注意孩子的非口語與肢體語言(表情與肢體),以同理的態度傾聽與回應,並適時地分享自身的經驗。
 
步驟4 協助
幫助孩子察覺,並認清情緒狀態。找到合適的情緒字彙,標示出自己當下經歷的情緒狀態,同時探索造成情緒的來源。
 
步驟5 思索解決方法
可以透過設立合理的規範(例如:保有感受,但需要找到更合適的表達方法。如你可以生氣,但不能打人或摔東西);確認孩子期望獲得的成果目標;與孩子一起思索解決方法與評估,直到陪伴孩子找出最適合的方法,同時付諸行動。

幫助孩子 也幫助自己
 
華人父母重視親子關係,為了孩子,總是願意重新學習。透過幫助孩子的過程,父母可以再一次重新檢視自己,使親子間擁有著正向的連動關係。當父母為了孩子而不斷學習、成長時,往往自身就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情緒, 是上帝賜給人們很棒的禮物, 若無法以適當方式加以抒發或表達, 人的心就會生病。換個角度想, 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若能讓我們體會到酸甜苦辣等不同滋味, 也不失為人生一大美事。
 
情緒的學習歷程長達一生之久, 在成為孩子的情緒導師前, 父母或主要照顧者也需要深刻體認: 唯有自己經歷過, 才能真實地引導孩子。因此在幫助孩子的同時,也需要檢視自己的情緒狀態。
 
深願上帝幫助每個家庭,在真實的情緒經歷中,因著使用合宜的方法,在愛中得著滋養,成為活出天父心意的EQ高手!

Thinking
● 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在幫助孩子的同時,也需要檢視自己的情緒狀態。
● 情緒,是上帝賜給人們很棒的禮物,但若無法以適當方式抒發或表達,人的心就會生病。
● 上帝沒有要人忽視、壓抑情緒,但也不要人受情緒掌控生活;如何管控好情緒,與其平和共處,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