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關鍵面對-數位支付與奉獻神學
期數:2018/09
作者:黃莉雯

「數位支付」在過去幾年間快速發展,尤其在大都會中,人手一機,無論到賣場買家電,或到超商買零嘴,隨手一「嗶」,就能搞定,不用再掏錢包、找零錢。數位支付,已不再是趨勢,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了!

教會中現金流量最大的項目, 不外是奉獻。雖然不少教會推行數位支付多年, 但大多數會友還是習慣用奉獻袋, 為什麼? 一位陳弟兄表示: 「錢拿在手上還是比較實在, 而且放進奉獻袋會有一種難以取代的參與感。」劉姊妹也說: 「信用卡資料上網, 就有機會被盜刷, 讓我無法放心。」但難道因為這樣, 教會就要與數位支付保留距離嗎?

為了讓更多教會明白數位支付的趨勢,並了解箇中巧妙與運用,福音協進會創新拓展處在5月17日舉辦「關鍵面對-數位支付與奉獻神學」論壇。邀請4位重量級講員一起分享,包括前台灣正道福音神學院副院長柴子高、iM行動教會主任牧師松慕強、前永豐銀行電子金融處長梅驊,及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忠堅牧師。

找到恆定的奉獻觀

柴子高牧師在第一堂「教會奉獻沿革史」中表示,基督徒如何運用金錢、奉獻,反映出他與神的關係。「雖然貨幣支付日新月異,但找到恆定的奉獻觀,才是變動中不變的價值。」他說,從聖經和歷史來看,財富是神賜福的記號。獻上財物是人們向神表達感恩的行動之一,也可以作為一種信心與順服的考驗。舊約的該隱與亞伯、亞伯拉罕獻以撒,都可以作為奉獻觀反思的例子。

新約的奉獻觀,從耶穌的教導來看,除了物質,更重全人全心的獻祭。「就像窮寡婦的2個小錢和打破玉瓶為耶穌以淚洗腳的女人,新約的奉獻是因為你愛神,所以獻上。」柴牧師指出,從教會史來看,早期簡樸生活、看顧窮人、積財寶在天,是基督徒主要的奉獻觀。但中世紀天主教廷販賣贖罪券,則引起莫大波瀾,直到馬丁路德指出其錯,奉獻觀才又步回正軌。
 
柴牧師說:「數位支付具有快速、便捷,且迅速整合奉獻資訊的能力,但也有功能主義和邊緣化的危機。教會要多教導奉獻的意義,才能幫助會友連結全人奉獻的真義。」
 
教導奉獻的神聖性
 
松慕強牧師在第二堂「教會中非儀式性奉獻形式與詮釋」中表示,「數位支付和末日一樣真實,正朝著我們飛奔而來!當教會還在猶豫著要不要接受數位支付時,台灣各大廟宇早就用悠遊卡支付香油錢了!」
 
松牧師贊成柴牧師的提醒,在數位支付的時代,教會教導弟兄姊妹「奉獻的神聖性」顯得格外重要。他表示,現今的奉獻儀式比起早期,雖然簡化許多,但正確教導奉獻內涵和當中的意義,相形之下就成了當代教會的挑戰。
 
「如同窮寡婦二個小錢的奉獻,她的奉獻之所以被主耶穌看重與稱讚,是因為她明白奉獻的委身性、心態,及真正的焦點。」
 
與神建立真實的關係
 
第三堂「數位支付在教會」,由資深電子金融產業的觀察者、現任台北靈糧堂執事梅驊主講。外號「小梅子」的他,以台北靈糧堂的奉獻發展為例,分享會友從習慣以現金奉獻,到如今透過信用卡、帳戶扣款,所遇到的衝擊和經驗。
 
他提到數位支付的好處,是多面向的,「數位支付簡單又方便操作,節省會計同工算錢及對帳的時間,也減少人工對錯帳的風險。加上可以迅速掌握會友奉獻狀況,會友報稅也方便,各方面效率確實比過往高出許多。」他以一張法國天主教神父收奉獻的圖片為例,收奉獻拿的已不再是奉獻袋,而是只要掃描,就能直接從信用卡或手機APP扣款的奉獻盤。
 
「因應數位時代,教會提供更方便的奉獻服務,已是非常明顯的趨勢。只是便利之外,自己與上帝的關係如何真實建立,才是更重要的課題。」
 
獻身才是奉獻的起步
 
「獻身,才是奉獻的起步。上帝不是要你拿錢出來,而是你應該拿命出來給上帝。」夏忠堅牧師以「教會詮釋新世代的奉獻方式」分享第四堂信息。除了奉獻的方式,他也提醒教會牧者,當反思教會在鼓勵弟兄姊妹奉獻後,又當如何照顧弟兄姊妹?
 
「一個現代化、高資訊化的教會,難道就是榮耀神的教會?其實不然。」他表示,很多人不奉獻給教會,是不知道教會會如何使用奉獻。「除了人事、水電外,還會用在哪裡?」這也是很多基督徒或非基督徒想知道的事,因為奉獻的關鍵,往往在奉獻之後。
 
有一次,有人問泰國希望教會的賽克牧師,說:「基督徒可不可以買保險?」賽克牧師回答:「不是可不可以買,而是需不需要買?若是在我們教會,就不需要買。因為你只管好好服事主,你的需要,教會會負責照顧。」
 
夏牧師說當他還在教會牧會時,有一天一位弟兄來找他,說:「我失業半年又生病,教會都沒有人來看我。若我把十分之一奉獻拿去買保險,至少還有理賠可拿。」
 
夏牧師說,當下聽到時心裡著實不舒服,怎麼能用保險來比擬十一奉獻呢?但事後心想,會友的話不正反映出教會的責任?「當弟兄姊妹盡責地奉獻,難道教會不當盡責地去照顧弟兄姊妹的需要嗎?這當然是教會的責任。」
 
教會不能只要求會友奉獻,而沒有自省能力。「請問教會如何照顧奉獻的弟兄姊妹?牧師要求會友奉獻,但當奉獻的弟兄姊妹有難、有需要時,教會也能成為他們最好的後盾,照顧他們的需要嗎?。」
 
講座最後設置現場問答,由創拓處處長夏昊霝牧師主持,4位講員上台回應現場學員提問,並針對各自的分享做進一步的回應,反應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