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寧法2.0」新革命-從個人、團隊到門徒訓練
期數:2018/07
作者:陶牧群

今年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成立28週年,基督教救助協會成立20週年。兩會於2月22、23日在台北新店行道會美河堂,首度聯合舉行「2018福音暨救助伙伴教會年會」。大會以「升級」為主題,探討如何運用「芥菜種教會轉化」、「1919急難救助」、「1919陪讀」、「1919食物銀行」、「旺得福俱樂部」等計畫,來幫助教會升級成「教會5.0-建造門徒式的教會」與「社區服務5.0-轉化社區,建造天國」。


教會5.0   門徒化教會
 
兩會的秘書長夏忠堅牧師,在開會禮拜中鼓勵牧者們要精心塑造教會信徒成為門徒,要建造一個「5.0的教會」。夏牧師指出,「教會1.0」是宗教型、聚會型的老底嘉教會;「教會2.0」是事工活動型的哥林多教會;「教會3.0」是牧養、享受型的耶路撒冷教會;「教會4.0」是企業、業務型的以弗所教會。而他勉勵牧者們,不管目前教會處在哪一階段,都應升級到「5.0」,即成為一個擴散型、門徒化的安提阿教會!

所謂「門徒化的教會」, 不是以事工為中心,而是以「門徒生活」為中心。門徒在生活中最常接觸的,包括職場同事、家族親人、社區民眾、關係社群,或提供各樣服務的人群。身為主的門徒,當然要去愛他們、關心他們、陪伴他們。唯有透過這樣的關係與互動,福音才能比較容易傳出去。然而要將他們帶到教會,穩定聚會,長大成熟,卻不容易。

在生活場域建立微教會
 
因此,最理想的發展方案是,就是儘可能地將決志者帶回教會,而帶不回來的,就在生活場域中建立「微教會」。讓母教會成為「核心教會」,而門徒在生活中所建立的「微教會」,就成為「核心教會」所遮蓋監督的「延伸教會」或「外展教會」。

「微教會」泛指人數少、場地不固定,卻具有教會功能(聖餐、受洗、宣教、教育、講台牧養)的職場教會、家庭教會,或特殊族群教會(如外配、服務業)。這樣的「微教會」,聚會地點靈活,職場、客廳、美容院、餐廳、咖啡屋、簡餐店、公園等,都可以聚會。聚會時間彈性,午休、下班、晚餐、深夜打烊、清晨運動時…,都可以進行。

 
寧法神學院  培訓雙職傳道人

「微教會」其實在全台各地已發展好多年,然而並不是許多教會都知道、認同或支持。因為許多微教會的主責同工是帶職傳道人,無法花整整3年的時間,放下工作和服事,去就讀一般神學院。事實上傳統神學院的課程,也未必能在微教會的牧養與開拓上,有很實際的教導,所以寧法神學院就因應而生了。

3年前,福音協進會設立了「寧法神學院」。這是台灣第一間培訓牧養微教會雙職傳道人的神學院。第一屆學生在全台各地約有50人,建立了10多間微教會,有的在職場,有的在醫院,有的在家中。以第一屆成果而言,著實顯著。但由於學員需修完2年半的課程,並達成實習要求(帶領2個人受洗,並能成立1間穩定聚會半年以上的微教會),才能順利拿到畢業證書,而有些學員因工作或服事上的限制,無法順利完成。因此,寧法神學院在今年重新調整「寧法2.0」的課程規劃。在課程架構和招生上,做了整體的調整-從個人升級到團隊;從以神學知識為主,升級到以行動實務為主;從個人課程升級到門徒訓練。

寧法2.0   建立全方位門徒訓練

 
「寧法2.0」的課程有9大學程,按門徒成長的靈程規劃,包括課程311小時,實作時數120小時。「寧法2.0」和「寧法1.0」的最大差異,是從過去個人招生,升級為團隊報名。入學者由願意在寧法學程中共同參與及同工的「導師」(如教會牧師或傳道人)推介,接受推介的入學者,經學院複審接受後,即可註冊正式成為寧法神學院學生。

寧法神學院的課程將分別在全台授課點進行,以影音方式為主。上課時,學員們一起看完課程後,由「導師」帶領討論與分享。每週3堂,每堂50分鐘。這樣的學習,將有助於導師與學生一起操練,並從中帶門徒、作門徒。對內可推展教會門徒化;對外則有助於拓殖「微教會」。

我們相信,「教會5.0」是台灣教會未來的方向,「微教會」則是因應需求必然發展的方向。而要建立微教會, 「門徒訓練」是最扎實的方法。「寧法2.0」不僅可以幫助傳統教會升級成為「教會5.0」,並且還能為教會訓練門徒,完成神所託付的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