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穀倉效應 過度分工的反思
期數:2017/06
作者:魏榮祈牧師

如果你正苦惱部門間各自為政、合作不易、競爭力停滯不進,美國《金融時報》執行主編專欄作家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所著的《穀倉效應》(THE SILO EFFECT),正可以提醒管理者鼓勵員工走出穀倉,與他人合作,藉以消除分工的盲點,恢復企業或組織的活力與競爭力。

 
為何員工間合作得很糟糕?

作者撰寫本書時,正值2008年金融海嘯。她追問一個基本問題:為什麼現代企業的員工有時合作得很糟糕?為什麼平時聰明的高手看不到明顯的風險與機會?我們有時「盲目於自己的盲目」!
 
當時身為倫敦記者的作者試著釐清金融海嘯的禍首,卻發現許多潛在的肇因:2008年前銀行業者已冒險濫放房貸,濫用金融資產,製造巨大泡沫;主管機關不了解現代金融體系的運作方式,未看見危機;消費者不問自己的還債能力高低,卻樂於冒險積欠卡債與房貸; 信評機構誤判風險程度等。她探究發現,原來各大銀行的不同金融團隊各行其是,並不清楚彼此在做些什麼。政府單位官僚部門間也是如此, 缺乏溝通。因此, 她發覺「狹隘視野」與「部落主義」(tribalism)是金融海嘯背後的罪魁禍首。大家陷於自己的小小部門、社群、團隊或知識中,或者說,是陷於自己的「穀倉」中。

過度分工的弊病

沒有人試著整合不同系統的資料,也就無法有效檢視整個運作過程, 更遑論加以監控。作者認為, 「穀倉」存在於團體之中, 也存在於網路空間。我們活在一個高度依存的世界,卻時常對周遭的事物一無所知。作者提出,我們無法完全捨棄穀
倉,就像現代生活離不開電力一樣。21世紀的世界,有著無比複雜的專業,當然需要分工,從中建立秩序。但當分類系統過度僵化時,穀倉會變得根深蒂固,而讓我們看不到風險與機會。
 
在本書中,作者像偵探般地抽絲剝繭,鉅細靡遺地分析個案,如索尼(SONY)陷入過度分工的泥沼,拖累革新,逐漸由盛轉衰;瑞銀集團因著「穀倉效應」蒙蔽危機意識,高層完全不知旗下交易員會購買美次級房貸產品,替公司埋下定時炸彈。
 
本書也提及一些打破穀倉的正面故事,如芝加哥一位電腦狂如何改寫職涯, 跳脫專業的穀倉, 在芝加哥警局內部展開一場驚人實驗。他藉由資料整合、親臨現場訪視, 精準預測命案發生地點, 大幅降低了犯罪率。作者也以臉書(Facebook)為例,分析該公司不僅組織架構較為鬆散, 而且也不太受團隊內鬥與制度僵化所累,有別於其他競爭對手。作者認為拖累索尼的穀倉與官僚體系,似乎不存在於臉書公司。

既在局內又在局外

作者試著以「人類學」提出解決之道,認為光靠抽象的哲學難以解釋真實的世界,反而是文化習性,塑造了人類的行為與思維;不管菁英或非菁英都受自身的文化所左右。作者期許讀者要像人類學家,抱持謙遜的態度與好奇的眼光,樂於質疑、批評、探索,並挑戰各種想法。從嶄新角度看世界,去反思原本習以為常的分類系統與文化模式。

作者認為, 只要受過人類學的洗禮, 一輩子都會抱持「既在局內, 又在局外」的雙重眼光-由下往上觀看世事,還能走出斗室實地觀察;仔細傾聽他人的說法,再跟實際作為互相比對,不光憑表象徹底論斷;比較不同社會、文化與系統的差異;因著認定人類生活不只有一種合理模式,而時常追問:為什麼?
 
在本書的結語中,作者對組織如何打破穀倉的建言,有其獨到之處。如大型組織不妨讓團隊界線保持靈活彈性;打破「有功才有賞」的薪資獎勵制度盲點;創造一種內部文化,重視資訊流通,並鼓勵大家解讀資訊;有時該重新想像另一種分類系統,甚至加以實驗。
 
不要單顧自己的事

有關分工效率與穀倉效應間的張力,聖經其實也給了我們許多提醒。人需要為自己負責,但卻不能活在「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裡。「凡事不可結黨, 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 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二:3-4),以及「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人若無有,自己還以為有,就是自欺了。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這樣,他所誇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了。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加六:2-5)
 
作者以人類學的角度試圖為組織過度分工之弊提出解方, 然而, 人真能放下成見, 勇於合作?一方面當然可以藉著制度與文化的塑造來調整,但真實的人性需要遇見神,才可能由自我利益中走出來。甚願所有從業的基督徒都能在各行各業中,思想如何活出真理與愛,勇於負責,樂於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