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走出框架 更上層樓
期數:2015/12
作者:馨茗

屏東佳美教會

當講台下一個人也沒有

蘇牧師原本在高雄燕巢萬機鋼鐵公司上班,2002年獻身。今年被按立牧師的同時,也舉行新堂的獻堂感恩禮拜。

他回顧2007年剛被主引領到屏東拓荒時的情景,「有段日子,講台下連一個人也沒有,但我還是繼續傳講上帝的話語。有一天,上帝藉著一位過路客,大大地激勵了我的心。」原來這位過路客當時很失意,無意間看見教會招牌,就進來了。得到蘇牧師的開導後,非常喜樂回去。從此,教會開始年年增長,尤其自2011年起更呈倍數成長到40多人,兩年前達到80多人。

「我的母堂是錫安堂, 在個人生活與聚會中,被教導要用長時間來安靜親近主、等候主。在生活與服事中,要學習順服聖靈,完全順服主的引領,建立經歷與神同在的教會。」蘇牧師說,以前生病時必須先禱告求醫治,連看電影都被禁止呢!

有內功也要有技巧

「剛開始牧養時,總覺得摸不著弟兄姊妹的心,也沒有共同的經歷。但自5年前參加尼希米學院台南班後,我的全人被醫治,牧會觀也完全被翻轉。本來自覺是在有點靈恩的福音派中,在曠野中過靈修生活,享受與主極親密的關係。但就像夏忠堅牧師常舉的武俠小說的比喻,我們就像是有內功而無技巧的習武者,若要讓每位弟兄姊妹都經歷神,就要兩者兼具才行。」

「尼希米學院的課程,讓我明白從基督升天後,歷史上各個時代教會演進的過程,也知道上帝給每一個宗派都有美好的傳承。這幫助我後來在牧養中,每次遇見不同特質的人或難題時,就會嘗試從教會史的資料庫中尋找解答。」

蘇牧師談到剛開始加入芥菜種5年計畫時的景況,他笑著說:「一開始用芥菜種5年增長計畫的講章時,我們就遇到了適應上的問題。本來教會都全神貫注在『住在基督裡』的內在生活,等候神、靜聽神、遇見神。但現在忽然增加了家庭月、福音、清心、生活、生命等系列。這對我們來說,不太容易理解,也要花時間才能適應。」

「每個人講道的方法和角度都不一樣,夏牧師年度講章的規劃雖棒,5個人生系列分配在5年中也極為精彩,但有一段時間,我的表達實在不順暢,領悟了許久,現在才開始能在既定的標題下運用發揮。」

信心、耐心、一點勉強

蘇牧師曾經是巧固球隊中優秀的左投手,教練看重他,希望能運用他的左投來欺敵,因此要他學右投手。豈料練習一段時日後,反而使他的右腳受傷,直到10年後才康復。「這段經驗讓我知道,不能勉強會友一定要如何如何。我的理念是『不要叫醒我所愛的,等他自己情願』。感謝主,今天我們教會的文化就像一個家,而一個家自然會有小子、少年與父老。」

改變教會的方法雖多,但無論如何一定要有不變的核心價值。從突破框架到熟練新的技巧,一路上都需要信心、耐心,再加上一點勉強。從「尼希米學院」到「芥菜種計畫」,蘇牧師認為都需要不斷突破、調整、轉化與改變。

他分享了另一個影響他的重要關鍵:「每年參加標竿基金會舉辦的台灣領袖高峰會,在比爾‧海波斯牧師的講台中,我明白了牧養要按著每個人的程度逐漸向上提升,以及要用不同的地方文化來牧養不同的羊群。學到的方法雖多,但的確每間教會的特色都不一樣。」

再往偏鄉建立分堂

「建堂過程雖辛苦,但從設計、裝潢,沒有一處不蒙恩。教會的環境清幽,側門一開就是公園,與鄰里間有一段距離,不會因為聚會或孩童喊叫聲而吵到鄰居。我們正門面對就是河堤,公園和河堤邊有許多免費停車位可供會友使用。」

談到未來的目標及異象,蘇牧師表示,兩年前因舊堂缺少停車位及兒童活動空間,而停滯成長,但現在新堂落成,上帝都一次解決了!

「被呼召時, 上帝曾把藍圖放在我們的心中。感謝主一路走來,從錫安堂到福音協進會都有好的團體和好師傅從中協助。期待有更多人在佳美教會的本堂及高雄分堂被主得著,真實遇見主。」

最近蘇牧師聽聞老家美濃,有愈來愈多的青年人陷在吸毒及買賣毒品的綑綁中,他的心甚是焦急。「若神允許,我也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前往家鄉或往偏鄉再建立分堂。」按著從上帝所領受的,蘇牧師夫婦正帶領佳美教會一步步向上成長。讓我們為他們禱告,祝福他們能更上一層樓來榮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