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歐洲華人教會三之二
期數:2013/12
作者:陶恩光牧師

四、新移民信主後對教會的影響
歐洲華人教會面對由中國大陸來的新移民,在信主以後,因其背景所帶來的影響,可引用劉昭瀛牧師與張路加牧師在北美多年對此族群的宣教經驗,歸納分析如下。希望幫助歐洲眾教會領袖,了解這一族群,從而制定合宜的宣教、教導與牧養的策略。避免因文化的差異,帶來不必要的爭執、攻擊與分裂問題,導致教會對此族群的排斥。
 

A. 對教會的觀念
大部分的移民過去在中國,並沒有教會經驗。有的話,就是三自教會(傳道人領公家薪水)或家庭教會(傳道人有工作,不拿薪水)。在海外,教會情況與國內大不同,因此不知道如何愛教會,或如何管理教會。
相反地,在海外、港台的弟兄姊妹,看了許多榜樣和例子。他們甚至從小就在教會或團契裡,接受了許多裝備。因此服事不必從頭學起,造就裝備也有許多榜樣可遵循。
而大陸來的基督徒,除了聖經外,很少研讀基督教書籍或刊物。所以大陸的弟兄姊妹常需從頭學起,包括:如何靈修、如何聚會、如何傳福音領人歸主、如何帶領門徒、如何帶領小組查經與小組等。


B. 對奉獻的觀念
在中國,信徒不奉獻,教會照常運轉。在海外,大陸信徒不奉獻,仍可以靠港台、海外的基督徒奉獻。大陸的基督徒基本上還沒養成奉獻的習慣,所以必須教導什一奉獻的觀念。錢財在哪裡,心也在哪裡。


C. 屬靈書籍的缺乏
在中國,很少有靈修書籍,基督徒也沒養成閱讀屬靈書籍的習慣。在海外、港台的基督徒,很多早已讀過幾十本屬靈書籍。因中文屬靈書刊大多數是繁體字、直排,這對大陸來的基督徒而言,有一定的隔閡。雖然現今中國已有多個出版社印製多種簡體字的書籍,但仍需大力推廣信徒閱讀的習慣。


D. 對教會領袖的看法
在中國,聚會者與帶聚會者少有師徒關係。但在海外,一方面是沒習慣與帶領者建立師徒關係;另一方面,帶領者常是港台人士,與他們的生活、習慣與文化上有些許差距。帶領他的人若是傳道人,那麼他會說:「你是傳道人,所以如此事奉,如此受造就。我與你不同,我不能跟你一樣事奉、聚會或受造就。」
他們對領袖的看法多停留在權威與地位的象徵,對謙卑僕人的心志比較陌生。也忽略與信徒之間建立關係,較不尊重原來教會的傳承。


E. 教會好像一個單位
許多來自中國的信徒會認為:有好表現是為了受上級重視、提拔。在教會裡,若表現好,則是為了有上台的機會;而沒有上台機會,則表示不受重視,或得罪了領導。因此許多人服事的動機,不是單為了神,而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如果不給上台的機會,此人就可能離開或軟弱了。在教會裡較勁或爭寵,使得人際關係變得不單純,容易跌倒。


F. 海外華人教會的變遷
今日海外華人基督教會因著大陸新移民而發生的變遷, 包括:
‧教會新人介紹、慕道班、福音營的對象多數都來自大陸新移民。
‧教會成員背景,過去由大陸以外其他地區的華人為主流群體,逐漸轉變成為大陸背景的新信徒。
‧教會同工群/領導層的變化,由全是台港星馬華人擔任,逐漸有一些大陸信徒擔任。教會大陸背景傳道人的需求,因著大陸信徒的增加,而愈發迫切需要。
‧教會相關信息內容的調整,出現了中國特有的用詞、語調、稱謂等變化。


G.「中國崛起」和屬靈契機
中國對世界影響與日俱增、中國在「宣教環」中關鍵地位、中國和穆斯林世界友好關係、中國教會從神領受宣教心志、中國教會人力、物力快速成長等,都使得華人在世界宣教舞台上,逐漸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五、歐洲環境上對華人宣教的困難
由於華人多數是第一代的新移民,生活上仍停留在起步、求安定的階段,因此對整體華人宣教仍有許多外在環境中的困難,也是歐洲以外的華人信徒所難以理解的地方。試分析如下:


A. 當地教會信仰沒落
今日歐洲的教堂建築雖然依然雄偉華麗,然而聚會人數快速下降,許多國家僅2%的基督徒上教堂聚會。神職人員世俗化、神學教育空洞化與學術化、教會組織僵硬化等,造成傳福音熱誠不再,完全無法承擔宣教的大使命。
這一點是許多其他地區的教牧同工對歐洲宣教的最主要誤解。總認為過去曾差派許多宣教士的歐洲基督教國家,必定對這些新移民有極大的傳福音熱誠。惟有當自己親身來到歐洲後,才發現歐洲教會的沒落。甚至可以用歐洲是「現代的宣教黑暗大陸」來描寫歐洲福音的光景。


B. 語言、文化的限制
歐洲語言、文化的多樣性,非常限制華人的流動範圍。相對地造成各地華人族群的不一致性。因為各個國家的經濟特性,及不同城市的商業文化特性,其華人的組成就極為不同。例如:德國的金融中心法蘭克福,華人多從商;學生城海德堡,華人多學生與知識份子;各國首都因觀光旅遊,華人多從事餐旅服務業等。
這使得宣教士與外來牧者,在生活上、孩子教育上,面臨極大的困難。有許多傳道人,雖有歐洲宣教的感動,但是在了解客觀環境的艱難後,多知難而退,使得今日歐洲許多華人教會找不到合適的傳道人。


C. 華人教會力量薄弱
由於華人教會的組成成員,很多地區多是餐館從業人員、難民、學生,所以在經濟上多無法獨立(義大利與西班牙的華人,多是從中國浙江出來的新移民,因為經商得宜,經濟情況較好,多有能力自購堂會。)
另外,有鑒於近年來大量華語人口湧入,許多原來粵語的會眾,無法找到合適的華語同工來開展這一族群的事工。即便找到合適的牧者,也常因為經費不足,而無法長期聘僱。歐洲曾有幾間教會,由於經費用盡,不得不停止聘僱傳道人,造成普通話信徒牧養的困難。另外,亦有些教會人數已達80~100人,卻仍然無法自養自傳。


D. 華人福音機構的缺乏
全歐洲至今僅有兩個組織與經濟較健全的福音機構:英國華僑佈道會(COCM)與德華福音友會(FMCD)。其它都是非常弱小或實力有限的小規模機構,無法為眾教會提供不同事工的協助。雖然現今已有一些北美福音機構開始面向歐洲的需要,但離建立永久據點,長期支援歐洲的成熟階段,尚有一段距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