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認識個性大差異 牧養信徒多輕省
期數:2012/01
作者:吳政宏牧師/協同會台中教會
        十幾年前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高曼(Daniel‧Goleman)出版了《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簡稱EQ》一書。1995年10月2日,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將《EQ》作為封面故事,結果轟動全美。十個月內EQ銷售數量超過55萬本,隔年4月1日台灣由時報文化出版第一刷張美惠翻譯的譯本,半年內,也創下了21刷的紀錄。

        本書主要談及情緒的管理,能這麼暢銷,可見許多人在情緒上感到相當困擾,想要找一條出路。若是我們稍微加以分析,就會承認情緒與人際關係的確息息相關,而認識個性正是人際關係改善的起步。

        筆者從1992年回台灣後,每年舉辦多場與「個性」有關的專題演講,也在基督教論壇報發表了一些文章。期待能拋磚引玉,與更多人一起從聖經的角度來探討「個性」。

        之後,校園出版社曾出版了《與豪豬共舞》一書,從個性的角度討論怎樣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可惜書中欠缺了自我檢測的部份。也有許多教會團體引用佛吉肯(Ken‧Voges)所編著的《Biblical Personal Profile》中的DISC系統,幫助宣教團隊或辦公室同工與人建立和諧關係,但卻不是以自我認識或自我成長為導向。

        哈佛管理叢書出版的《知人又知心》一書,對柯西大衛 (Dr. David Keirsey) 的理論有詳盡介紹,可惜該書並非從聖經角度來看個性。換句話說,教會界在認識個性的領域裡,多年來似乎沒有新的拓展。

        台灣這個只有36,000平方公里的島上,生活了2,300萬人。其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坡度太高,不適合一般建築。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過641人,在全球人口千萬以上的國家中,僅次於孟加拉。都市化的結果,使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愈來愈大,但身體的距離卻又如此相近,以致彼此間的摩擦變成無法避免的惡夢。所以「認識個性」在台灣社會裡,比起在其他地方更有其迫切性。

        教會團體對於瞭解個性的需要也不例外,無論是會友間的互動、同工間的相處,或牧者長執間的關係,都需要有一套認識個性的工具。好認識自己的個性,尊重差異,進而接納不同個性所衍生出來的信仰型態,減少處理個性衝突的時間與精力。這樣就能把精神集中在宣教事工上,並享受基督徒間互愛、互敬的生活。

        由於這樣的目標深具意義,所以願意花時間把多年來在個性方面的一些學習心得與觀察加以整理。盼望能為華人教會的牧養、婚姻家庭、團隊領袖與宣教團隊帶來一點貢獻。 
 
耶穌的個性分析
Reginal Johnson
 
        我們要描述耶穌的個性時,要用到廣被接受的「卡瓊」理論(Carl Jung)。此理論已由梅爾博士充分發展,並應用在他所著的書《不同的恩賜》中。他指出了四種衡量個性的指標:
 
1.我們的個性,是傾向外向呢(Extrovert)?還是比較內向(Introvert)?
 
2.我們比較使用五官(Sensing)的觀察來收集資料呢?還是善於用第六感(Intuitive)?
 
3.當我們做決定時,是根據邏輯思考(Thinking)呢?還是根據感覺(Feeling)?
 
4.我們喜歡比較有組織、有計劃性的生活(Judging)?還是喜歡逍遙、彈性、隨性的生活(Perceptive)?
 
        用這些個性的特質來看耶穌,我們發現祂十分平衡。祂的生活充滿可調性,能在兩個極端中自由移動,且很適當、很有智慧地配合環境所需。
 
        外向(Extrovert)和內向(Introvert)
 
        耶穌一生都委身於服務他人的實務中。從福音書的每一頁,我們都看得到這種自我犧牲所散發的光輝。祂無論在講道、教導、輔導或醫治時,都自然流露出美德。因祂的精力是用在人的服務上,所以看起來,祂就像是一個外向的人。
 
        然而雖然神的大能在祂身上,讓祂為所接觸的人帶來醫治與希望,但需要幫助的人實在太多了,祂不可能一直不斷地付出,馬不停蹄地工作。祂深知自己有限,也知道神所創造的生命有它的節奏。因此,祂用退修和安靜禱告來平衡充滿活動的日子。
 
        祂選擇在深夜或清晨的時間獨處。祂在橄欖樹下、曠野或山丘上,離群靜默。雖然神大大地使用祂,而且需要祂的人那麼多,但祂知道不能一直工作與付出,而不給自己安靜的時刻。
 
        祂的精力一方面發洩於事工中,一方面也用於內在生命上,使自己從安靜獨處中再次更新。
 
        由於外在的事奉需要,將祂帶入內室反省與禱告生活中。這正如溪水將水中的小石頭磨得很圓滑一樣,祂的事奉工作得到思考與內省的潤滑,以致於能掌握住生命的重要原則。當祂再次向群眾說話時,裡面的思考就帶著權柄而出,因為這些思想融合了實際的工作經驗。
 
        外在的行動將祂帶入內在的反省,而安靜與獨處又為祂能再次出發做了美好的預備。祂的外向生活與內向生命相互平衡。
 
        官覺(Sensing)和直覺(Intuitive)
 
        耶穌充滿活力地應用了祂的官覺,將自己與周圍的環境做了最好的調適。祂對自然界的觀察,使祂的教導增色不少,也使得祂能把自己的理想生動地表達出來。沒有人會輕易地忘記祂所說的「農夫與撒種」、「園主與葡萄樹」、「稗子和麥子」等比喻。
 
        祂對人的觀察也一樣仔細。祂從不會被自己的思想所佔據,而心不在焉(雖然有許多時候祂有理由如此),以致於錯失了別人的語言或非語言訊息。在眾人簇擁祂時,祂仍敏銳地感覺到一位需要醫治的女人正摸著祂的衣裳。甚至在通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心中雖籠罩著即將受難的陰影,卻仍能察見桑樹上的撒該。
 
        面對著工作尚未完成的壓力,祂仍能撥出時間,親切地歡迎小孩子坐在祂的膝上。耶穌充滿活力地應用了祂的官覺,並對周遭的一切事情保持敏銳。
 
        然而另一方面,耶穌也相當知悉我們所謂的「第六感」。祂告訴滿臉訝異的拿但業說:「腓力還沒有招呼你,你在無花果樹底下,我就看見你了。」(約翰福音一:48)
 
        當祂聽到撒瑪利亞婦人說到她沒有丈夫時,祂說:「妳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妳已經有五個丈夫,妳現在有的,並不是妳的丈夫。」當耶穌赦免了癱子的罪之後,「耶穌心中知道」文士們心裡議論祂當眾赦免了癱子的罪,認為祂說了僭妄的話,便說:「你們心裡為什麼這樣議論呢?」祂向文士們提出挑戰。
 
        這樣說來,難道耶穌和我們一樣有限嗎?難道耶穌只知道一些普通人所知道的事嗎?難道耶穌獨特的神性,並且與神的特殊關係,無法使祂擁有特別的啟示或洞察力嗎?幾世紀以來,許多神學為這些問題絞盡腦汁,其中有一部人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持相當肯定的看法,另有一部份的人則堅持否定的看法。
 
        論到耶穌能從神那裡得到特殊的知識,這種說法我個人覺得並不難接受。畢竟,有三個門徒曾很榮幸地目睹了「登山變像」事件,包括聽見耶穌和那些「特別訪客」之間的對話。
 
        然而,耶穌道成肉身的事實,暗示著祂有和我們完全一樣的神經系統、大腦結構和心智功能,當然也包括直覺。我想,記載在福音書中的一些事,並不是超自然的能力,而可能是自然能力發展到極致的表現。從這種角度看,上帝兒子道成肉身,不僅讓我們見到上帝的真實特質,也充分展現了人與神藉著愛合一後的潛力。
 
        因著耶穌對生活的觀察,使祂對事情的了解遠超過事情的表面。祂能洞見內在的意義,挖掘出外顯與內藏的原則,甚至在眼睛所能見的事上,也能生動地描繪出看不見的領域。耶穌的一生,由於能適當地使用官覺和直覺,使祂在遵行天父旨意的同時,得到了最充分的訊息。
 
        思考(Thinking)和感覺(Feeling)
 
        我們不難看出耶穌有效地應用了思考的工具-包括邏輯思考、分析技巧和事理推論。在福音書中,我們見到耶穌常常與那些反對者面對面。無論何時,只要祂一察覺到事情是關乎真理或謬誤時,祂都會毫不猶疑地面對它;無論何時,當祂發現那些宗教領袖的教導會加重人們的負擔,或使人離開天父的愛時,祂都會以尖銳的邏輯和清楚的論證加以駁斥。無論現場的氣氛如何,祂的思路總是清楚而直接,使信的人得到釋放。
 
        然而耶穌也曾用另一種處理方式。許多時候祂會放下客觀的論理方法,轉而用深入的感覺和同情心來回應。這時祂會選擇來自心的回應,而不是頭腦。「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當祂說這話時,理性告訴祂還有許多更重要的事需要處理。「我也不定妳的罪」,當耶穌向那位行淫時被抓到的婦人說:「去吧!不要再犯罪了」時,祂所面對的,若以單純的律法事件來看,只有一個結論-有罪,用石頭打死!
 
        對比是很重要的。每逢遇到律法的爭辯、理論的辯論,或關乎信心問題時,耶穌會使用思考方法。因為在這些情形下,評估爭辯、列出證據,並釐清觀念,是很重要的。這時重點在於:突顯真理。
 
        可是,每逢遇到正在尋找真理、心靈破碎,或信心不堅持的人,雖然一開始祂可能會使用頭腦(用來回答對方的問題或解釋疑惑),但接著祂會本能地轉向使用心靈。
 
        祂關心他們的生活處境,以言語或行動表達出神對他們的感覺。這時重點在於:關心他們的生命!這些屬於「感覺」的對話,大都充滿溫暖的同情和深度的了解。而此種恩賜用在有關個人需要或靈性的飢渴上,是很合宜的。
 
        所以耶穌處理事情結合了思考和感覺、認知和情感。使這兩種在不同情形下,能適當而充份地流露出來。
 
        計劃性的生活(Judging)和彈性、隨性的生活(Perceptive)
 
        要一個基督徒記住耶穌是一個實際的猶太人,有時候是很困難的。「祂照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這句經節,描述了耶穌的日常生活。祂的年月日都是跟著猶太人的節期、慶典、習慣和傳統。祂了解節期的意義,也知道慶典的特徵,但祂不讓這些習俗變成無人性。祂不願意讓內在的實質和外在的表現分離。祂從不讓這些習俗的本身成為目的,反而將它們用來紀念神,並榮耀祂的名。耶穌的生活是有規律的。
 
        不過,只要再注意看,你會發現祂的另外一面。有時規律和系統必須被人與他們的需要所取代。有時既定的行程,也要留些空間給意料之外的訪客。而一些既有的形式,在新的實際需要中,也要改變-舊的皮袋之所以要更換為新的皮袋,為的是能裝神的國度所帶來新的酒。耶穌的生活是彈性且自然的。
 
        這兩種生活方式的平衡點,並不是在兩個極端中取個呆板的中點,也不是單純的數學平均數。相反地,因著耶穌過一個以神為中心的生活,祂已經按著事情的需要,示範了明智而適當的選擇。祂的生活是一個平衡的生活。
 
(本文由原作者授權,王萃珍姊妹譯自《Celebrate, my Soul, by Reginal Johnson, Spiritual Formation Series》 1988 SP Publications, Inc.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