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2009俄羅斯、烏克蘭宣教異象之旅
期數:2009/12
作者:夏忠堅牧師
烏克蘭(上)
 
        結束莫斯科、聖彼得堡之行後,我們飛往烏克蘭。
 
        烏克蘭是歐亞大陸的穀倉,土地面積是16.7個台灣大,都是肥沃的平原,但人口卻只有台灣的2倍多。烏克蘭大多數人雖然仍然信仰東正教,但相較前蘇聯各國,烏克蘭卻是新教徒比例最高的國家,特別是1991年獨立之後,基督新教更是蓬勃發展。
 
        聖靈同在的教會
 
        抵達烏克蘭第二天就是禮拜天,我們要去歐洲最大教會─「神國大使教會」(The Embassy of the Blessed Kingdom of God for All Nations)參加主日崇拜,大家都有點興奮。司機不太認識去教會的路,靠著GPS導航,我們停在一間教會門口不遠處。我一馬當先帶著大家走進教會大門,門前招待微笑地迎接我們。那是一間建築新穎的教會,招待都穿西裝,可是我站在會堂門口往裡面看,會堂雖然漂亮但並不大,只能坐2百人左右。我心想不對!拿出團員手冊,指著「The Embassy」的字樣給招待看。他帶著我走到大門外,指著右後方100公尺處、隔著一塊空地的建築,這時我才注意到很多人走向那棟建築。
 
       穿過空地,我們進了「神國大使教會」。會堂看起來是一間破舊倉庫,聽說是政府廢棄不用的室內體育館,屋頂是鋼架鐵皮搭建,地板是已露出坑洞的水泥地,門口所舖的舊地毯是用來蓋住坑洞的。會堂大概可以容納2千人,目前教會聚會人數是2萬5千人,由奈及利亞籍的非洲裔牧師Sunday Adelaja牧養。一位非洲來的黑人牧師牧養烏克蘭的白人教會,並成為歐洲最大的教會,這應該是一項神蹟吧!
 
        雖然聽不懂烏克蘭語,但敬拜詩歌有幾首是我們熟悉的,有一段靈歌、方言的敬拜,倒也成為我們沒有語言隔閡的敬拜時刻。看著會眾熱情投入敬拜、專注聆聽見證、信息,很顯然聖靈在教會中明顯地運行。
 
        離開神國大使教會時,還是要經過前面那一間漂亮的禮拜堂。我心想:到底教會是什麼?破舊體育館裡簇擁著人,而美麗的會堂裡卻只有一小群人。到底教會成長的關鍵是什麼?東正教堂擁有美麗的建築與圖像,進去禮拜的人卻更少,人心靈的需要到底是什麼?
 
        Sunday Adelaja牧師答應在下午5:00最後一堂聚會結束後與我們會面,我很想問問他這些問題。下午我們再次來到神國大使教會,Sunday牧師招呼會友之後,跑步到我們等候的穿堂,他興奮地分享明年要來台灣訪問的期待,鼓勵我們要以信心跟隨主。他真是天生的奮興家,跟我們28個團員圍成圓圈分享時的熱情洋溢,就好像面對上萬人講道似的。我想問的問題,不用問也有答案了。
 
        從「聖經帶」到無神論
 
        烏克蘭首都基輔是很古老的城市,有很多歷史性的建築,我們所住的旅館是一間小型旅館,每天出去訪問都會經過戰爭紀念館旁的公路。我們雖然沒有機會參觀紀念館,但紀念館主體建築的「祖國-母親」雕像,卻天天都看得見。這座不銹鋼大「母親」的左右手,分別高舉盾和劍,象徵著烏克蘭人民保衛祖國的信心和決心。不過我對於一位女性雕像高舉著盾和劍,總覺得有點怪怪的。當第三次經過雕像時,我突然想到:如果這象徵著信心的盾牌、聖靈的寶劍,能用來破除烏克蘭上空的綑綁,那一定可以改變烏克蘭的命運。
 
        我們邀請福音聯盟(Evangelical Alliance)的主席Joel到小旅館來跟我們分享,他很像一位學者,娓娓對我們述說烏克蘭教會歷史。革命前,烏克蘭是蘇聯的「聖經帶」,新教各教派、福音派紛紛傳入,政府也比較接受新教。但蘇聯時期,新教卻受到極大迫害,無神論教育人民認定宗教是荒謬的產物,促使人民遠離基督。
 
        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開放後,人們的屬靈需要被喚醒。90年代,教會有極大復興,許多人湧進教會接受福音。聯盟主席低沈地說:「我們當時傳講的福音過度簡化,似乎是從創世紀第三章直接跳到羅馬書,只傳講人的墮落與因信稱義。而現在教會必須面對時代的挑戰,全面地回應生活,並建立符合烏克蘭文化根基的教會。烏克蘭教會從開放期的復興,到逐漸令人失望,有不少福音接受者重新回到東正教,以尋求文化的認同,因此,現在傳福音比以前更艱難。」
 
        滲透式植堂差會
 
        不過Allen的觀點卻完全不一樣。既靦腆又年輕熱情的Allen,是為我們旅行團安排教會訪問行程的宣教士。他紅著臉說:「我完全沒有想到會來烏克蘭作宣教士!有一位四方會牧師鼓勵我來烏克蘭,我沒有一點負擔。2004年,我到烏克蘭參加宣教異象旅行,回去後我就賣掉家當,2005年以獨立宣教士來烏克蘭,建立一個滲透式植堂差會。」
 
        「滲透式植堂差會」,這是什麼啊?Allen說,滲透式植堂就是建立外展式教會,也就是以教會周圍社區為事奉對象的教會。Allen認為建立外展教會有四項原則:1.相信上帝透過教會做事,藉著領受能力的信徒,可以完成祂的使命;2.裝備能訓練差遣人的領袖;3.建立分享型結構的教會,而不是中央型結構;4.建立本地教會與海外教會連結關係。
 
        Allen是個很有條理的人,分享都用四點來表達。他說,成功的教會不是看人數的多寡,而是要根據四個標準:1.信徒的信仰生活成長嗎?2.生活能成為福音見證嗎?3.是否活出聖靈果子?(特別在與人的關係上)4.恩賜能彰顯,因而使人得福嗎?
 
        思想這四點,好像更能瞭解Allen所謂的滲透式植堂。他說:「我們的植堂工作是以訓練未來教會領袖為主,並以團隊來建立教會。」目前,他們差會已建立五間以植堂為導向的培訓中心,訓練傳道人去建立滲透式教會。
 
        以人口比例分佈來說,如果一個500人村落需要一間教會,烏克蘭就需要2萬8千間教會。2006年烏克蘭已經有8千間教會,所以還需要建立2萬間教會。如果兩間教會差派一個宣教士,那麼未來烏克蘭可以差派1萬個宣教士到附近國家。
 
        Allen的臉更紅了,他興奮地說:「烏克蘭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可以差派使用俄語的宣教士到歐亞、中亞前蘇聯各地區。烏克蘭人口中有2%是福音派基督徒,我們期待2015年可以達成建立植堂2萬8千間教會的目標,那時候福音派基督徒應該就可以達到3%了。」
 
        現在是烏克蘭的最佳機會
 
        烏克蘭宣教伙伴網絡的主席也同樣樂觀。宣教伙伴網絡是蘇聯時期就已經建立的機構,蘇聯時期教會不可以跟其他國家聯絡,不能向青少年傳福音,更不可以植堂。但1990年開放時期來到,教會似乎還不知道如何回應,宣教伙伴網絡即開始訓練教會青少年工作者,以音樂、營會領青少年歸主。
 
        1992年宣教伙伴網絡也開始推展植堂運動,現在已開拓3千多間教會。他們所帶動的植堂運動非常多元活潑,植堂策略是以兒童及青少年為開始,以建立關係為主;很多新植堂教會成人不到1百,但兒童常有2、3百人。社區服務宣教也是主要的植堂宣教途徑,街童救助、貧窮家庭扶助、車諾比受難者服務、醫院探訪都是社區工作的主要事工。
宣教伙伴網絡也看重職場宣教事工,目前在國會中有每週禱告會,教育部及一些政府部門中也有基督徒小組,烏克蘭的副總理也是熱心的基督徒。
 
        宣教伙伴網絡主席說:「現在是烏克蘭的最佳機會,有更多新的佈道模式。運動宣教事工很興盛,有180多個基督教足球隊,有3千個青少年參與。鄉村醫療及音樂佈道也很有效果。」
 
        烏克蘭水準最高的神學院
 
        訪問了宣教伙伴網絡,我們到了基輔神學院,這是福音派協會與浸信會共同設立的聯合神學院。院長很自豪地說:「1920年代,第一批烏克蘭牧師到美國讀神學,回來後大都死於勞改營。1990年代,第二批去美國讀神學院的牧師,現在都忠心地在各神學院訓練傳道人。」
 
        基輔神學院學生來自各教派,1995年成立。神學院原址是公共澡堂,成立時僅有空房子與7百美金,如今已成完備的神學院。基輔神學院有三年大學部及研究所,與美國加州台伯神學院有合作關係,是烏克蘭水準最高的神學院,已得到美國神學協會的認證。神學院畢業生在各國服事,301個畢業生已建立1百多間教會,今年有46位新生入學。
 
        很容易就可以去到其他國家
 
        離神學院不遠的國際學生福音團契(IFES),是成立於1991年的福音機構,目前在烏克蘭、喬治亞、白俄羅斯、亞賽拜然都有IFES。烏克蘭學生福音團契有12位同工,主席是一位眼神發光的年輕傳道,他跟我們分享說:「我在大學時信主,我的教授對我說,我是他所遇見的第二個基督徒;第一個已經被KGB(蘇聯秘密警察)帶走了。」
 
        烏克蘭有2百萬大學生,基輔有40多間大學,其中16間大學有IFES事工,有40多個團契。IFES發展友誼佈道、英文營、校園俱樂部、運動事工等。造就則分為三階段:耶穌作主、讀經、作門徒。2009年他們就出版了20萬冊「你到底是誰」馬可福音單行本,在各大學分送給學生。
 
        IFES主席說:「烏克蘭的意思是邊境,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去到其他國家,因此信主的青少年將來都可以成為宣教士。」
 
        從青少年營會到轉化國家
 
        青年事工的確是聖靈正興起的浪潮,烏克蘭彩虹中心(Radooga)是另一個青少年事工機構,以辦青少年營會為主要事工。身材圓胖的彩虹中心總幹事用宏亮的聲音跟我們分享他的生命故事,他說:「1980年,神藉著《蘇聯福音派教會歷史》這本書更新我的生命。書裡有一章是烏克蘭教會歷史,記載了一位福音派信徒被KGB逮捕,他帶著9歲的孩子入獄。KGB的人在他面前毆打他的小孩,要他否認耶穌,但他堅持不肯。一個KGB踹孩子一腳,孩子就在父親面前斷了氣,但他還是沒有否認耶穌,之後繼續在監獄裡被囚20年。我有3個小孩,當時我想,這樣的事也可能發生在我身上,如果真的面對這樣的景況,我能堅定跟隨主嗎?我能肯定地對主說:「我願一生跟隨你,我願忠心事奉你嗎?」
 
        在共產黨統治時期,父母都要進工廠做工,暑假孩子都要參加長達21─29天的夏令營會,接受黨政洗腦,優秀的就加入共青團,作為共產黨員的養成團體的成員。蘇聯時期的黨政官員,都是夏令營啟蒙培育出來的。彩虹中心總幹事大著嗓門說:「烏克蘭需要轉化!神對我的呼召,就是藉著營會改變青少年,培育未來的各階層基督徒領袖,以轉化我們的國家。」
 
        彩虹中心現在發展出四種營會,第一種是孤兒青少年營會。這是由政府出錢委託彩虹中心為四個公立孤兒院所舉辦的夏令營,節目內容活潑生動,但卻含有福音性。「基督徒不能成為人通往上帝的牆,而要成為通道。現在我們用政府的資源,用教會的人力及牧養關係,來作孤兒事工。」總幹事興奮地說著。
 
        第二種是城市低收入兒童營會。這是與教會合作舉辦的夏令營,由教會召聚兒童,彩虹中心舉辦營會。用很便宜的方法,譬如帶他們去探望殘障兒童,這樣的體驗活動既不花錢,又激盪生命。第三種是英語福音夏令營,在城郊森林中舉行。第四種正規劃中,是菁英家庭兒童營會。
 
        我心想著,從青少年營會到轉化國家,路還很遙遠呢!但是這位總幹事卻信心滿滿地分享神給他的策略。彩虹中心從15年前開始英文營會事工,已經有1萬5千個孩子參加過英文福音夏令營,而且都需要透過教會報名。他們在營會學會禱告、讀經,營會結束後,很多人願意繼續留在教會中。
 
        參加夏令營的青少年,除了受邀加入教會之外,在寒假中也會受邀參加「門徒訓練研習會」,時間是在第一年夏令營與第二年夏令營之間,是為加入教會的青少年所舉行的,為的是跟進、挑旺夏令營所領受的信仰熱火。
 
        除了夏令營、門徒訓練研習會之外,彩虹中心還定期邀請教會青年牧師接受「團隊建造訓練」,幫助他們在教會中帶領青少年做門徒,塑造未來世代的新領袖。
 
        從前一年「福音夏令營」結束後,就開始「培訓青年牧師」,以落實參加營會的青少年做門徒;青少年門徒要來參加年中的「門徒訓練研習會」,這群青少年門徒受激勵再去邀請朋友參加第二年的「福音夏令營」。這樣的良性循環,其目的是為了塑造未來社會各階層的基督徒領袖。
 
        看來,從青少年營會到轉化國家,路還不算太遠!其關鍵就在於培訓教會的青年牧區牧師,使青少年能持續在教會中接受門徒牧養及培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