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俄羅斯、烏克蘭宣教異象之旅(二)
期數:2010/04
作者:鄧樂生
兼容並蓄的俄羅斯
 
        這次參加由福音協進會所舉行的「俄羅斯、烏克蘭宣教異象之旅」,主要目的是在拜訪兩地的宣教工場。探討自1991年蘇聯解體、走出70年的無神論之後,西方宣教士不斷地湧入,建立不勝枚舉的慈善扶助、心理和家庭諮商、門徒訓練、本土宣教植堂工作等。18年來,這些宣教士們深耕硬土,面對種種困難仍不退縮。
 
        雖然俄羅斯和烏克蘭有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地域、自然風貌,及特殊的人文藝術。但因為拜訪行程密集,加上路途遙遠,因此,我們只造訪三個主要城市,分別為: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十五世紀開始形成政治中心,1918年從聖彼得堡返都於此)、彼得大帝在1712年選為皇城的聖彼得堡,和西元882年古俄羅斯建都的基輔(現烏克蘭首都)。
 
        莫斯科大學與地下鐵
 
        1775年創立的莫斯科國立大學,在美國國家標準局對歐洲各大學及學院教育品質的評審中,名列前茅,是俄羅斯最早和最著名的綜合性大學。莫斯科大學的校區是莫斯科市最美的區域之一,它座落在列寧山,從這裡可以鳥瞰莫斯科市全景。
 
        無論從學術水準還是從學校影響力來看,莫斯科大學都無愧於俄國第一,許多世界知名人士以及俄羅斯政界、科學界的要人都畢業於此。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教授、講師及各類研究人員8,600名,大約4,500名教授擁有博士和榮譽博士的學位,其中125位是俄羅斯學院院士。有學生2.6萬人,碩士和博士班學生大約5,000名,外國留學生約有2,000人左右,而且這個數目每年都在增加。學校具有多年教授外國學生的經驗和完整的教學計劃。
 
        莫斯科地鐵始建於1931年,是史達林所推行的第一個5年改革期間,來自全國各地共1萬3千多位青年男女一起投入的建設。第一條鐵路線於1935年5月15日正式通車。至今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下鐵路系統之一,共11條路線、190多個車站,每天載送高達900萬人次,行駛的列車超過7,800輛。
 
        莫斯科地鐵是世界上使用率最高的地下軌道系統。其中不少車站在建設的時候融入了卓越的設計風格及大理石立柱的設計,使得莫斯科地鐵的富麗堂皇,世界首屈一指,擁有「地下宮殿」與「地下博物館」雙料美譽,是全球旅客最想一睹為快的景點之一。五顏六色的大理石、花崗石、陶瓷和七彩玻璃鑲嵌的各種壁畫,正是地鐵的獨特風格,在明亮璀璨的大吊燈妝扮下,散發出有如皇宮般的華貴氣勢,但它卻又是那麼實在地融入人民日常生活中。
 
        向屬靈的天父學習
 
        100年前循理會宣教士認為蘇俄沒聽過福音,是未得之地而前來拓荒建立工場。這些拓荒者影響了後來許多弟兄姊妹陸續投入俄羅斯宣教。
 
        在莫斯科,從幾位本土宣教士口中知道,他們在得救蒙召前有不同的生命經歷。有一位宣教士,年輕時加入共黨軍隊,沈迷於音樂、哲學和烈酒,藉此逃避現實,但卻感到生命沒有希望,生活愈過愈糟。他在1989年受邀至教會,牧師為他做各樣的宣告,奇蹟似地竟在一週後戒掉菸酒,頭髮也修剪整齊,進入奇妙光明與主同行的人生。「當時整個城市有五百萬人無教會可去。」宣教士說。
 
        另一位宣教士,父親是坐監犯人,因此受到親戚們的歧視,認為他會步入父親後塵。他在幼年時隨母親進入浸信會,雖然家中十分貧窮,但母親鼓勵他,告訴他有屬靈的天父可以學習,不需走上生父後塵。他因此努力提升靈命,目前這位宣教士帶領59個教會,幫助酒癮者、更生人、街童。
 
        有一位宣教士談到,莫斯科是個互相包容的城市,雖然在1980年代教派間有齟齬,但到了1990年,大家開始聯繫,不分教派進行大型聯合事工。蘇聯在解體之前的70年,是一個無神論的國家,不談上帝,不准教會設立。共產主義瓦解後,雖然許多教派進入俄羅斯,但是新的政府機構和社會規範還沒有建立起來,社會價值混亂,人們感到失望和挫折。
 
        以真理影響社會
 
        過去的社會福利由政府一手擔起,現在則由教會及相關大型機構接手。包括生命重建、傳遞基督信仰與回應屬靈問題、照顧無家可歸者等。人民有意願進教會,但缺乏互信,心裡有不同的想法,加上城市、鄉鎮間思考的步調不同,故難以建立緊密的關係。
 
        1970年代,芬蘭、韓國與德國開始為能在蘇聯宣教禱告,1980年代末期,找到通路送來聖經。但今天俄羅斯教會卻因為租不到合適的地方,學校又無法租借,而沒有自己的會所。現在政府雖然承認教會,但不希望社會問題被揭露出來,共產時代沒有吸毒的現象,人人有飯吃,但現在莫斯科城裡約有30萬的煙毒癮者每月用40%的薪水買毒品。最近「聯合國毒品暨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報告:「目前阿富汗生產全世界92%的鴉片(可提煉成海洛因),其中一半運往歐洲、俄羅斯和伊朗。」
 
        有的宣教機構則設立圖書館為連絡中心,吸引學生、教授來借書,參加研討會等,同時並努力和東正教、各教派建立好的連繫關係。
 
        「生命之光」福音機構建立的事工主要涵蓋孕前教育、未婚懷孕(保住孩子、安排收養問題)、性病防治、感情問題、收養、親職教育,及墮胎後的身心治療(俄羅斯每年約有四百萬人墮胎),也提供生命成長、保護孩子、諮商,鼓勵全家成員來參與教會。藉由對周邊社區的實際影響力,將真理融入來影響社會。
 
        我們不顧莫斯科市區塞車的困頓,好幾次前往華人姊妹開的「夜上海餐廳」用餐,為的是多了解當地華人聚會的情形。得知最近莫斯科政府因稅收考量,關閉了一個華人商場,因此有近十萬華人失業,華人教會信徒也因此四散。在餐廳樓上聚會的教會信徒,則是合法就業,便成為華人教會的穩定力量。
 
        神的恩賜和選召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新教徒(歸正教及信義會)帶著西方科技開始進入古俄羅斯,但在東正教和政府無形的障礙下,宣教事工倍感艱辛。1991年開放以來,雖經過20年的投入,但估計新教信徒人口仍僅佔全國人口的3%。不過本土和國際宣教士並未退縮,反而更積極地建立媒體傳播,與區域官方行政人員建立往來關係。
 
        婦女在蘇聯的地位頗受尊重,宣教工場也積極裝備女性,只是不易成為教會領袖。幾個來和我們分享的宣教士都說,不論大型神學院的設立、青少年營會工作、日常繁瑣的行政工作,雖然在人力物力資源非常有限的情況下,但最後總能順利達成目標,因此他們都語帶感激,甚至格外推崇師母們堅定無悔地在背後的支持,見證了「因為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羅馬書十一:29),「耶和華在地上造了新事就是女子護衛男子」(耶利米書三十一:22)。
 
        俄羅斯對外來客旅的簽證算是嚴格的,學生身分一年核簽一次,頭兩年學習語文;商業簽證一次給三個月;志工則是居住滿三個月就要離境三個月,即使是緊鄰的烏克蘭籍宣教士也要取得簽證才能進入俄羅斯。所以宣教士經常要面對簽證核發的不確定和延宕。但同樣講俄語又曾經是蘇聯一員的烏克蘭宣教士顯然就容易多了,目前俄羅斯單單來自烏克蘭的宣教士就有450位之多。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