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走出黑暗--「山頂洞人」信主
期數:2009/04
作者:編輯室

        拉尼(Ratnekar Gondane)住在印度北部喜馬偕爾省(Himachal Pradesh),的一個小山村。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就在眼前。他是個單純的農夫,每天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他的汗衫沾滿稻屑,舊牛仔褲已褪到灰白,但那雙沾滿污垢的手,卻為神成就了一件-美事--傳福音並照顧那些失喪、孤獨、絕望的鄰舍。因為他知道不久前,他也跟他們沒兩樣。

 
        建立關係和信任
 
        在他開始跟隨基督前,拉尼的婚姻、財務曾經一度走到絕境。有一天,他的四頭母牛突然死了三頭,在那個牲畜就是主要財富的小山村,他已經一貧如洗。那段時間,他常常獨自一個人,不由自主地顫抖,手裡還拿著一瓶殺蟲劑。他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又沒勇氣。
 
        一天,拉尼和一個朋友在街角小店,藉酒澆愁,咒天怨地。但就在此時,在這個多數人不會想到耶穌的地方,出現了一個人---亞洲福音會的本土宣教士達魯(Daruka Duraj)。但拉尼根本不理會達魯,達魯他所說的,他一句也聽不進去,更別提接受基督了。他只想爭論,只想抱怨。他不明白,為什麼他的命運這麼悲慘,而這個神也不可能幫得了他。但達魯仍耐心地向拉尼解釋,只有耶穌的救恩才能讓他得到真正的平安。
 
        幾天後,有人來敲拉尼的門,是達魯。在一陣寒暄後,達魯打開聖經,告訴他裡面的信息可以能改變拉尼全家。離開前,達魯留下了一本福音小冊,請拉尼一定要讀。一個星期後,達魯又回來探望拉尼。接著幾星期,每週二,達魯都會到拉尼的農場,讀聖經給拉尼一家聽,並回答他們的所有問題。這樣過了三個月後,他和拉尼一家建立起友誼,也得到他們的信任。
 
        達魯後來回憶:「我多次邀請他們到我的教會聚會」,「但他們總有藉口,像工作很忙啦。」」但我還是每星期來探望他們,並和他們分享神的話語。達魯還送了拉尼一本新約聖經。拉尼仔細地讀了,慢慢地對耶穌有了較多的認識,最後甚至還把全家都帶到教會。
 
        但不久,拉尼最後一頭母牛也死了。以後田沒有人耕了,也沒牛奶喝了。拉尼痛哭失聲,但突然,他想起新約裡記載了耶穌使死人復活的故事。而在最近教會的崇拜中,他也聽到會友們說到病得醫治的見證。「我想到,如果耶穌能醫病,使死人復活,為什麼祂不能讓我的母牛活過來?」拉尼回憶。「我決定,如果耶穌能使我的母牛活過來,我就一輩子跟隨祂。」
 
        當拉尼開始向神大聲呼求時,母牛已死了半個多小時了。但,突然,神蹟出現了。,母牛動了,慢慢恢復呼吸,最後竟然站了起來。「它牠活了過來,而且一點病都沒有,太神奇了!」拉尼回憶。那一刻,拉尼被嚇傻了,他又哭又叫又。拉尼明白,耶穌是真神,祂真的關心他的需要。
 
        拉尼分享:「我一直哭,」拉尼分享。「以後每次只要我想起耶穌救活了我的母牛,我的眼淚就一直留。有一位真神,祂為我行了偉大的神蹟。」
 
        「這位神改變了我」
 
        在親身經歷神蹟後,拉尼一家成為耶穌的忠實信徒,家人間的關係也變好了。他們開始渴望傳福音,希望能跟所有鄰舍分享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神蹟。耶穌沒有讓他們失望,而這個願望很快就實現了。
 
        有一天,他突然聽見山裡有哭喊的聲音,那悽慘的哀嚎就像拉尼看見母牛死的那一刻。一股神奇的力量驅使他去探究原因。他登上陡峭的斜坡,來到山崖邊。岩石壁下有一處陰影,一個骨瘦如柴的軀體坐在小洞前。拉尼不知道,這個「「山頂洞人」」已住在那裡七年了。他叫山重(Sanjong Khes),一個餓了得半死的尼泊爾人,在極度痛苦與絕望中發出哀嚎。
 
        拉尼被眼前的景象嚇著了。山重瘦到不成人形,頭髮又長又糾結,衣裳既髒又破。拉尼知道不久前,他的狀況也跟這個「山頂洞人」一樣。孤獨、無助、絕望。突然,拉尼心中充滿了憐憫。他想給山重一件禮物--一本福音小冊,就像之前達魯和給他的。
 
        「我從這本小冊經歷到上帝的恩典與同在。,」拉尼告訴山重。「我可以向你見證,這本小冊所說的,都是真的。我的生命也曾經走到絕境,沒有平安,沒有喜樂,但神已永遠改變了我。現在我把祂介紹給你,希望你的生命也得著改變。」就這麼幾句簡短的話,為拉尼與山重開啟了人生的一個新的里程。
 
        雖然拉尼很誠懇地邀請山重下山與他們一家同住,但山重拒絕了。幾年的獨居,其實已讓山重變成一個廢人,完全沒有思考與生活的能力。然而拉尼並不放棄。此後,只要拉尼到田裡工作,就會順道上山探望山重Sanjong,跟他談一下話,講有關耶穌的故事給他聽。慢慢地,山重好像被點醒了,比較正常了。
 
        貧窮、隔離、退縮
 
        為了找一份好工作,山重來到喜馬偕爾省已好多年了。之前他在家鄉尼泊爾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只好到印度試試。雖然路途中曾經差點餓死,但他還是繼續往前走。支撐他走下去的意念只有一個---「我一定要找份好工作」!
到了印度後,情況並沒有比較好。雖然山重是種姓制度的上層階級,卻只能找到些粗活。奮鬥了六年,清潔地板仍是他唯一的收入來源。
 
        終於,在受夠了多年當清潔工的可憐境遇,和不成比例的微薄薪資後,山重決定為自己闖一番事業。他開始每天上山,尋找可做傳統藥材的草根,綁成一綑綑後,再揹到山下市場,賣給藥商。但山重很快就厭煩了,他覺得工作沒有任何意義,生活空虛又寂寞。父母和親戚都遠在尼泊爾,他唯一接觸的人就只是只有跟他買草根的店家。沒有朋友,甚至連一個跟他笑的人都沒有。山重既孤單又無助。
 
        最令他難過的是,他天天敬拜的神一點都沒有保佑。不論他獻了多少供品、唸了多少經,生活還是一點改善都沒有。就在這個孤立無助的時候,山重作了一個重大決定--他要從這個傳統的社會消失!他來到附近的森林,爬到樹上遠眺,發現一個突出的小山洞。就這樣,他住了下來,直到七年後被拉尼發現。
 
        山重用老舊的粗麻布鋪床,一些簡陋的一些生活用品就沿著山壁擺放。每隔一段時間,山重就會下山去賣草根,但每去一次,就讓他更孤立,更想隱藏起來。住在山洞裡,他根本不在乎衛生,外表邋遢,臭不可聞。結果每次只要他進到村裡,村民們就避著他,最後甚至不准他靠近村子。於是,山重唯一的朋友就只剩下煙與麻藥了。
 
        幾年後,山重洞口附近的草根漸漸被他採光了,他的生計也陷入絕境。他一年多沒剪髮了,幾乎斷糧。最後,連小洞也不能住了。原來一支操演中的士兵行軍至此,經過洞口時,發現他。因為懷疑他是在逃的反政府叛亂份子,就把他押到營區拷問。
 
        「他們把我當球踢,還用棍子打我。」山重害怕地回憶:「審問我幾小時後,最後才相信我不是叛軍。」山重一跛一跛地走回小洞,但還是無法從驚恐中恢復過來。懼怕和焦慮,讓他每天都夢到士兵會再回來抓他、打他。在萬念俱灰下,他決定結束生命,開始絕食!
 
        接下來十天,山重沒吃一口食物。最後,他倒了下來,因為忍不了飢,他吃了點乾麵粉。他衰弱到幾乎走不動,但氣息猶存。眼看活著只是無法承受的負擔,山重絕望地在森林中大哭起來。
 
        活出基督的愛
 
        在多次探視山重後,拉尼對山重的生活方式有了較多的瞭解。每次去看山重,拉尼都會邀他「出洞」,結束獨居的生活。
 
        「一年來,我和家人每天都為山重禱告,」拉尼回憶:「我太太和我決心活出聖經的教導--『彼此相愛』。」在山重對拉尼漸漸信任後,他開始認真考慮結束獨居的可能性。這時,小洞似乎愈來愈暗,也愈來愈冷。最後,他決定接受拉尼的邀請。雖然走路一跛一跛,但他終於走到山下拉尼的農場。當拉尼一家人見到他,非常高興,還為他預備了一間房讓他住了下來。
 
        頭四天,山重有氣無力,什麼事也不能做。但拉尼告訴他,他只要讀經,就可以繼續住下去。透過讀經,山重體會到基督的恩典與慈愛。而看到拉尼一家的生命,讓山重更加確信,只有這位神會看顧他的需要。每天晚上,他都與拉尼一家一起禱告。拉尼沒有對山重講道,他們只是持續地愛他,為他禱告。
 
        六天後,山重決定戒煙、戒毒,並開始洗澡和剪髮,拉尼也給了他比較好的衣服。在和拉尼一家住了一段時間後,山重決定信主。「感謝神給我新生活,」山重說:「我求神幫助我有堅定的信心。」
 
        村民聽說山重抛棄「山頂洞人」的生活,並跟著拉尼一家重新過活,都覺得像似觀賞了一齣驚世轉變大戲。這個曾經遺世獨居的怪人,現在成了新造的人!
 
        靈魂救生員
 
        如今,在達路卡敬拜之家(Daruka's worship services),你會看見山重和拉尼一家。雖然山重離開洞穴生活還不是太久,對於村裡的群居生活仍有些不自在,但對於能被基督接納,住在基督徒中,還是非常感恩。目前他在拉尼的果園裡工作,這樣拉尼就能到外面傳福音,幫助那些曾經跟他一樣失落、絕望的人。
 
        「多虧山重幫我照顧園子,我才有時間去探訪那些心靈憂傷的人,為那些需要耶穌的人禱告。」拉尼說。自從達路卡帶他信主後,拉尼就把「大使命」當作他一生的職責,而他對山重所做的,只不過是對這個使命委身的自然結果。今天,分佈在亞洲各地的本土宣教士也在做同樣的事---把福音分享給失喪的人,並邀請他們把基督的愛帶入他們的社區。
 
        因著亞洲褔音會本土宣教士的服事,成千上萬的男男女女得著基督的救恩。但這些宣教士都知道,事工要有果效,首先基督徒們必須同心合意,順服主的帶領。而當信徒們回應基督的呼召,把褔音傳給鄰舍時,就會結實累累,不斷倍增。
 
        跟拉尼一樣,這些基督徒們,過著簡單的生活,他們是裁縫師、計程車司機、牧羊人、家庭主婦、工廠工人、學校老師等。他們的生活可能再簡單不過,他們的工作也非常平凡,但他們都以最敬虔的熱情在教會和社區中服事,要從永恆的死亡中拯救靈魂。他們是名符其實的「救『生』員」!
 
(摘自《SEND! magazine First Quarter 2009: Out of the Dark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