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航向月刊
航向月刊
脈動—不玩就是玩
期數:2019/09
作者:創新拓展處 夏昊霝牧師

你不一定要認同那些愛玩手遊(手機遊戲),廢寢忘食緊盯手機的模樣,但你一定要知道,現在的手機遊戲中,有一種不用玩的遊戲,依然讓許多玩家魂牽夢繫,成為遊戲排行榜的常勝軍。本月Google搜尋趨勢排行榜,名列前三的關鍵詞,就是一款這樣的遊戲:「劍與遠征」。

不玩還算遊戲嗎?這個看似矛盾的概念,正是「放置型手遊」的基本精神。這是一種「放在那邊不管他,就是在玩」的遊戲。「不玩就是玩」,能讓手機在身邊卻未必可以一直玩手機的玩家,在不需長時間連續參與遊戲的前提下,仍能享有遊戲的每一個關鍵歷程,並得到遊戲設計者預備帶給玩家的成就感。

好玩嗎?

如果此刻你的腦袋還糾結於「不玩就是玩」的矛盾概念,那就讓我們重新想想「玩」到底是什麼吧!因為我們可能正用自己對「玩是什麼」的狹隘認知,暗自評價著他人的喜好。甚至有可能我們根本還不懂什麼是「玩」,腦中就被「勤有功、戲無益」的古訓佔滿。

 
如果你有機會問問身邊的朋友,他們上次放假去「玩」了些什麼,你得到的答案,將會很不同:有人出門騎車踏青,有人窩在家裡打電動;有人跑去高空彈跳,有人跑去密室脫逃;有人逛街血拼,有人看看花草;有人大老遠找了條急流,揮汗如雨泛舟,也有人大老遠找了片草原,只為靜靜發呆;有人飽覽群書,有人飽餐一頓;有人選擇享受孤獨,有人非得成群結隊。
 
沒有人不喜歡「玩」,但每個人喜歡的「玩」卻很不同,而且同一件事對不同人而言,到底算不算得上是「玩」,也因人而異!最關心這件事的,莫過每年想從「玩」,獲取龐大利潤的玩具或遊戲廠商。嬰兒玩具製造商Johnson&Johnson曾在1979年贊助這方面的研究,結果卻發現難以為「玩」找出精準定義。
 
1990年,學者凱瑟琳.賈維彙整她對兒童發展的研究,認為「玩,是出於自願而主動進行的休閒娛樂或享受」。這個看似清晰的定義,其實也很模糊。它非常明確地指出了「玩」這個概念的不明確性,因為「自願」、「主動」、「娛樂」、「享受」都是非常個人化、感覺化的「主觀感受」。
 
全憑一心
 
或許馬克吐溫在《湯姆歷險記》中藉著敘事,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思考方向。那天,湯姆的玩伴班恩,看到正被姨媽懲罰,而沉重地刷著油漆的湯姆說:
 
「嘿,我正要去游泳呢!你不想去嗎?不過當然囉,你寧願工作,對吧?」
湯姆注視著班恩,說:「你覺得什麼叫工作?」
「什麼意思?難道那不是工作嗎?」
湯姆繼續粉刷,有一搭沒一搭的回說:「嗯,或許這是工作,或許不是。我只知道,這很適合湯姆.索耶。」
「少來了,你不會叫我們相信你其實很喜歡粉刷吧?」刷子持續刷個不停。
「喜歡?嗯,我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理由我不應該喜歡。你也知道,這種讓小朋友刷牆的機會,可不是天天都有的哦!」
 
湯姆從頭到尾不愛刷油漆,但他卻成功哄騙班恩相信,刷油漆比游泳好玩,結果班恩竟忍不住央求湯姆也讓他刷刷看。湯姆則在遞出刷子時,享受著自己成功耍了個小心機的喜悅。好不好玩?哪個更好玩?全憑一心!
 
放著看的樂趣
 
現在市面上的放置型手遊種類繁多,但既然「不玩就是玩」,那到底一個「不用玩」的遊戲,要如何讓玩家「自願、主動」的參與,並因而產生「娛樂、享受」的效果呢?關鍵就是「盼望」!
 
事實上,在手機還沒出現,甚至電子遊戲還沒發明以前,「放置型遊戲」早已在人類文化中,根深蒂固地佔據了一席之地。喜歡種花的人常用「拈花惹草」形容自己享樂其間的心情,但真正愛花草之人,又豈會拿手去搓捏花草?他們所享受的,不是拈與惹,而是那「放著看他,不玩就是玩」,期待看見花草長成的過程。
 
唐朝詩人孟浩然有次受邀到朋友家,之後就寫了《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說自己想在菊花開的季節再次到訪,但那時綠樹恐已是蕭蕭的橙黃橘綠,青山也早已成了紅遍的疊翠流金。孟浩然對季節將到的交替,甚至故人可能的變化,都
沒有太多的參與權,但這些可能的改變,反而讓人滿懷再次到訪的期待。孟浩然真懂享受「放著看他,不玩就是玩」的樂趣!
 
「放著看他自然發展,不玩就是玩」正是所有「放置型手遊」的精髓。若還能增加玩家與遊戲內容的互動,這個手遊就會更迷人。孟浩然若再次訪友,一定也會希望能跟朋友更多「把酒話桑麻」吧!最好還能更湊近一點看看菊花,並與那清雅微苦的香氣,更多的互動。
 
好牧者
 
其實每一個正在幫補別人的基督徒,都應該學會「放著看」的樂趣!有時候我們會不小心,在別人生命的需要中扮演救世主,以為憑著我們的所言所行,就能安慰、造就、勸勉,甚至挽回他們的心,叫他們成長。自以為聰明的我們,恐怕早已成了約伯那三個惹動神怒的朋友之一。但我們算什麼?亞波羅算甚麼?保羅又算甚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林前三:5)可見真正能使人被安慰、被造就、被勸勉的,是神自己!而我們的角色,就是栽種與澆灌,因為那真正能使人生長的「惟有神。」(林前三:6)這到底是什麼樣的角色呢?「不玩就是玩!」
 
支持我們繼續「玩」下去的,是盼望!正如帖撒羅尼迦前書二章19-20節所言:「我們的盼望和喜樂,並所誇的冠冕,是甚麼呢?豈不是我們主耶穌來的時候你們在他面前站立得住嗎?因為你們就是我們的榮耀、我們的喜樂。」
 
無論你是牧師、傳道、區長或是小組長,也無論你是全職、半職、帶職或者無職,我們都當明白,基督徒彼此之間的牧養與幫補,就是一場「放置型的屬靈征戰」。正像每一個「放置型手遊」一樣,我們的征戰禱告與參與,不會毫無意義,因為澆灌與栽種都不可或缺。但不要以為自己參與得越多、投入的時間越長,就越能左右每一個生命故事的發展。因為得勝在乎耶和華,那真正叫人生長的,是神!
 
既然如此,就讓我們繼續栽種、澆灌,並滿懷盼望的看著每一個即將被神改變的生命,繼續成長茁壯。讓我們都能來享受「不玩就是玩」的快樂吧!